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却不作为,或者麻木地知道。从求学阶段开始,我们就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大道理,直至工作、创业,但每每出现这样的情况:道理听了千百遍,却还是需要在跌撞得头破血流后才醒悟。与其说是执着,倒不如说是悟性低,实际上是心态不开放的表现,这叫后知后觉。当然,后觉还好,怕是怕跌撞过后仍把顽固当个性。我们都需要为下一次跌撞做准备,哪怕不知道何时何地因何而跌倒。同时,储备感觉与储备知识同等重要……以下也是大道理,是否似曾相识?是否觉得随便也能说出个所以然?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做足十点呢?八点好吧?说实话,我也不能,所以,这才是最可怕的,知之却无行之。希望我们都能吸收,转化成自己的感觉,而非变成储存在大脑的知识,拿到空头支票,徒劳而已。 思考你想要的生活 如果你对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不甚满足,甚至到了绝望需要拯救的时刻了!那么,此刻好的疗伤医生就是你自己了。任何人都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而关键在于只有你能帮自己做决定。因此,现在的你,请少些抱怨,多些思考与行动,过你想要的生活并非什么难事! 明白你为谁工作 有人说,“职场上最悲哀的事情,就是你无法选择你的老板!”如果当下的你,因为遭遇老板的不公平待遇,每天处在愤愤不得自拔的工作状态中,那么,大可“以退为进”,“甩了他”!要知道我们工作的价值用最简单的分析,除了满足我们自身的生活物质需求外,更是表达自我社会意义的一种价值认同。工作在很多时候都是刺激生活的冲劲和动力!因此,你必须将需要优先考虑的事重新排序,在工作中追求自我成就感,不要因为“老板”原因忘掉工作实质目标,同时更要调整你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期望值。 找到穷与富、忙与闲的平衡 其实对于“穷”与“富”,“忙”与“闲”并没有意义上的数字划分。而有钱也并非奢求。这是因为,对于有钱到底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其实,就有钱而言,最让人吃惊的一个事实就是:人们总认为比自己现在的钱更多的那些人便是有钱人。你将发现:如果你现在对有钱的定义是每年挣50万元,一旦达到这一收入,你对有钱的定义起码会变成每年挣100万元!搞清楚要钱干什么、钱将怎样改变你的生活,而不仅仅是确定一个数字然后拼命朝这个数字去努力,甚至将之“穷”“富”与“忙”“闲”的字眼组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