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蓝溪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主营:遥远村庄跑山鸡蛋+山泉水+新鲜果蔬
您现在的位置: 食品、饮料、农林牧副渔 > 农业 > 粮食 > 青州蓝溪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遥远村庄火山黑小米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
  • 产品品牌:遥远村庄
  • 包装规格:
  • 产品数量:0
  • 计量单位:
  • 产品单价:0
  • 更新日期:2015-09-29 09:48:37
  • 有效期至:2016-09-28
  • 收藏此信息
遥远村庄火山黑小米 详细信息

遥远村庄火山黑小米生长于潍坊昌乐火山口,1800万年前火山喷发造就了该地区独特的火山灰质土壤结构,火山灰质土壤富含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对种植小米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这一点并开始种植小米,至今当年的土家品种和种植方法仍然被沿用。

          火山灰质土壤种植出来的黄金小米富含一般粮食中没有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还富含硒、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蛋白质含量比一般小米高1%~3%,营养十分丰富。

            由于产地面积有限,且采用农家种植方法,不施用任何化学肥料和农药,火山小米的年产量只有几百吨,每年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品尝到如此优质的小米。

            火山小米口感清香,晶莹饱满,松软可口,煮粥粘糊,香味诱人,比一般小米更耐煮,开锅30分后方能达到最佳口感。火山小米还具有健胃除湿,和胃安眠等作用,是不可多得的营养佳品。 

黑小米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9.2%-14.7%  ,脂肪3.0%-4.6%及维生素,除食用外,还可酿酒、制饴糖。含有丰富的脂肪,为大米7.8倍,且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为大米的4.8倍。膳食纤维含量丰富,为大米的4倍。含钾高含钠低,钾钠比大米为9:1,而小米为66:1,经常吃些小米,对高血压患者有益。含铁量高,为大米的4.8倍;含磷也丰富,为大米的2.3倍。这就是小米能补血、健脑的原因。

经常吃些黑小米,可以预防便秘,降低血糖和血脂等,对高血压患者有益。
黑小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1.花青素:
花青素能够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和增进皮肤的光滑度,抑制炎症和过敏,改善关节的柔韧性。
2.维生素E:
抗氧化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毒害,防止人体各种组织及细胞老化,软化血管。
3.色氨酸:
色氨酸能促使大脑神经细胞分泌一种使人欲睡的血清素——五羟色胺,可使大脑思维活动受到抑制,产生困倦感,有助于失眠患者快速入睡。
4.亮氨酸
亮氨酸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并给身体组织提供能量。它还提高生长激素的产量,并帮助燃烧内脏脂肪。除此之外还可促进骨骼、皮肤以及受损肌肉组织的愈合,医生通常建议手术后患者采取亮氨酸补充剂。
5.精氨酸
精氨酸在细胞分裂、伤口复原、排出氨、免疫功能及分泌激素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6.铁
铁是人体含量的必需微量元素,锌可促进儿童身体及智力发育,对于12至13岁的儿童来说,补锌=补智。缺铁性贫血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四大营养缺乏症之一,缺乏铁会引起贫血,进而使得身体抵抗力变差。特别是孕期准妈妈,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来说,补铁是十分重要的。
7.天然黑色素
中医理论中黑色属水、肾,故认为食用黑色食品可益肾黑发。黑色素是人体内重要的活性物质,与人体生长发育、健康都有密切联系。
8.锌
锌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人体的正常食欲,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和创作的愈合,还可调节影响大脑生理功能的各种酶及受体,避免由于缺锌导致的情绪不稳,多疑、抑郁及情感稳定性下降和认知损害。

            “尚达369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遥远村庄”农产品牌,致力于为您提供七十年代口味的原生态农产精品,“火山小米”是我们打造的第一款产品。我们很期待,如此优质的小米在不久的将来为大众所熟知;我们也很兴奋,能向您推荐“遥远村庄·火山小米”。

希望在让您品尝到如此优质小米的时候,不要忘记辛勤耕耘的劳动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遥远村庄”愿与大家分享,健康,绿色,丰硕的收获。

遥远村庄绿色产品有:跑山鸡蛋、野猪肉、绿色大米、跑山鸡、兰硒山泉、有机蔬菜、火山小米。

地址:遥远村庄位于青州王坟镇白洋口村。

订购电话:4000999668    0536-8249999

微信公共账号:lanxigu369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