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红白锦鲤-日本红白锦鲤养殖场
红白是锦鲤的代表品种。常言道:“锦鲤始于红白而终于红白”,意思是说初学者刚看到红白觉得美妙非凡,于是开始饲养,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又觉得其它品种也不错,如浅黄、秋翠、九纹龙、黄金等,但随着对锦鲤了解的不断深入,最后还是觉得红白最好。 最早发现具红白二种颜色的鲤鱼是一八零四年至一八二九年间。当初由真鲤突然变异产生头部全红的“红脸鲤”,再由其产生的白色鲤与绯鲤交配,产生腹部有红色斑纹的白鲤,之后逐渐改良成背部有红斑的锦鲤。
发展历史
最早发现具有红白二种颜色的鲤鱼是1804年1829年间。当初由真鲤突然变异产生头部全红的“红脸鲤”,再由其产生的白色鲤与绯鲤交配,产生腹部有红色斑纹的白鲤,之后逐渐改良成背部有红斑的锦鲤。1880年左右,红白在日本新泻县古志地方普遍饲养,经过不断改良,已经有相当好的品种出现。特别是后来由兰木的互助,友又卫门及弥五左卫门等名家的努力,成功地固定了“近代红白”的遗传性。
外形特征
其体色在白底之上有红色斑块,红白相映,清晰明快。其白色要雪白,红色要
油润鲜红,具光泽。红斑在身体的背部的分布要匀称,具美感。要求斑纹的边际整洁,红斑和白色之间的分界线要清楚分明,没有过度色,这称为“切边”整齐。红斑花纹的分布要求在头部前不过嘴吻,两边不下眼;在头骨之后称为肩的部位有白色分割者,称为具“肩裂”,在尾柄处有一红色斑块的结尾,称为“尾结”,红斑下卷超过侧线而延伸到腹部者,称为“卷腹”,这种红斑更具力的美感,同时在水族箱中更具观赏价值。
白底要纯白,像白雪一样,不可带黄色或饴黄色。红色愈浓愈好,但必须是格调
高雅明朗的红色。一般来说,应选择以橙色为基盘的红色,因其色调高雅明洁,一旦增色,品味较高,而如果是以紫色为基盘的红色较为不雅,随色彩浓厚且不易褪色,但是以给人明快的感觉。另外红斑必须颜色均匀,不能模糊不清乃至有白斑出现。红斑边际要清晰分明,但靠近头部部分有时会模糊不清,这是由于鳞片覆盖着下层色彩的结果,称为“插彩”。这种插彩别具风格。
斑纹特点
锦鲤的斑纹必须全身均匀分布,左右对称。
1、头部
头部一定要有红斑。即使躯干上有非常发现的花纹,但头上没有红斑者称为“和尚”,没有观赏价值。头上红斑愈大愈好,但不可渲染到眼、颚、颊、嘴吻,以红斑前部到达鼻孔线最好,至少也应到达眼线。
红斑到嘴吻的“掩鼻”或头部全红者“覆面”品格不雅。嘴吻上有小圆红斑称为“口红”。如头部有大红斑时最好不要有口红,但如果头部红斑只到眼线或比眼线稍高时,“口红”的存在就美妙绝伦了。有些人则比较欣赏头上有变化的花纹,如斜钩型、鞋拔型等具个性的花纹。如连获全日本锦鲤品评会等二十二届,二十四届总合冠军的著名红白“楼兰”即具有非常独特个性的头斑。
2、躯干部
躯干部花纹必须左右对称,最好靠近头部的肩部有大块斑纹,这是整条鱼的观赏焦点。头部与躯干部之间红斑应有白地切入,最好不要是单调的直线花纹。
靠近尾部也须有红斑,称为“尾结”。尾结距尾部2cm左右最为理想,切不可泻染到尾部。但如果是大型鲤,则可允许尾结靠前或无尾结。
总之,红斑切不可头重尾轻或不均匀,不协调,应以头尾平衡,左右协调为佳。
(1)段纹
红白的红斑呈一般一段分布者称为段纹。
据此可分为“二段红白”、“三段红白”、
“四段红白”。这种斑纹均衡美丽,很受欢迎。
(2)一条红
或称“一品绯”。自头至尾结只由一条毫无变化的红斑纹构成者的红白。
(3)闪电红白
自头至尾结有连续弯曲红斑。称为闪电红白。
(4)德国红白
德国鲤有红白斑纹者称之。
(5)白无地
红白系而无斑纹者称之。全身白色者称“白无地”,
(6)赤无地
全身红色者称“赤无地”或“绯鲤”,
白无底和赤无底都是毫无价值的鱼,第一次选别时即要淘汰。
另外丹顶红白归类于丹顶,鹿子红白归类于变种鲤,白金红白归类于花纹皮光鲤,金银鳞红白、归类于金银鳞。此四种将在后面详述。
如皋市东方锦鲤养殖场___日本红白锦鲤-日本红白锦鲤养殖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