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电疗法]
低频脉冲电流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用“电”来治病要追溯到公元前420年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和公元前46年的古罗马医生,他们分别将一种放电的鱼给病人食用或放在病人患处来治疗头痛和中风。1831年法拉第发明了感应电装置后,低频脉冲电流常用于治疗头痛、瘫痪、肾结石、坐骨神经痛,甚至心绞痛。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是“电疗的黄金时代”,电生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多种低中频电疗法得到发明并广泛应用于临床。1950年间动电疗法问世。8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又开发了很多功能先进、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的电疗设备,在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及镇痛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使得电疗尤其是低频脉冲电疗在临床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电流。
低频电流的特点是:
★均为低频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有些电流无明显的电解作用。
★对于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
★无明显热作用
1. 低频电流的分类
⑴按波形有三角波、方波、梯形波、正弦波、阶梯波、指数波等
⑵按有无调制分为调制型和非调制型
⑶按电流方向分为单相和双相
2. 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
⑴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只有不断变化的电流才能兴奋神经肌肉组织,引起肌肉收缩,恒定直流电是不能引起神经肌肉兴奋的,因此低频脉冲电流的主要治疗作用之一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
⑵镇痛:a)即时镇痛作用 b)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
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a)轴突反射:低频电流刺激皮肤,使神经兴奋。
b)低频电流刺激神经后,使之释放出小量的P物质和乙酰胆碱等物质,引起血管扩张反应
c)皮肤受刺激释放出组胺,使毛细血管扩张,出现治疗后稍长时间的皮肤充血反应
d)电刺激使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其活动后的代谢产物如乳酸、ADP、ATP等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能改善肌肉组织的供血。
e)抑制交感神经而引起血管扩张
⑷促进伤口愈合
⑸促进骨折愈合
⑹消炎
⑺镇静催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