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鸿发顺达模具有限公司

主营:塑胶壳体,铝合金壳体,机箱壳体
您现在的位置: 机械及行业设备 > 其他未分类 > 筛网 > 深圳市鸿发顺达模具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15铝压铸壳体的表面处理技巧|上海压铸壳体厂家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
  • 产品品牌:
  • 包装规格:
  • 产品数量:0
  • 计量单位:
  • 产品单价:0
  • 更新日期:2015-05-08 11:02:49
  • 有效期至:2015-06-08
  • 收藏此信息
15铝压铸壳体的表面处理技巧|上海压铸壳体厂家 详细信息

BSBY_f009

铝合金壳体第一品牌【鸿发顺达,黎先生,13316860593】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本着“正直诚信,求实创新,始于顾客需求,至于顾客满意,以人为本,以客为尊,利益共享”的经营理念,秉着“品质、创新、服务”的经营思想,博取众长,精益求精,以高效管理创企业效益,以品质服务树企业形象。

  铝合金压铸壳体的表面技巧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总结了四种铝压铸壳体的表面处理技巧。

  1、铝材磷化

  通过采用SEM,XRD、电位一时间曲线、膜重变化等方法详细研究了促进剂、氟化物、Mn2+,Ni2+,Zn2+,PO4 和Fe2+等对铝材磷化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硝酸胍具有水溶性好,用量低,快速成膜的特点,是铝材磷化的有效促进剂:氟化物可促进成膜,增加膜重,细化晶粒 Mn2+,Ni2+能明显细化晶粒,使磷化膜均匀、致密并可以改善磷化膜外观 Zn2+浓度较低时,不能成膜或成膜差,随着Zn2+浓度增加,膜重增加 PO4含量对磷化膜重影响较大,提高PO4。含量使磷化膜重增加。

  2、铝的碱性电解抛光工艺

  进行了碱性抛光溶液体系的研究,比较了缓蚀剂、粘度剂等对抛光效果的影响,成功获得了抛光效果很好的碱性溶液体系,并首次得到了能降低操作温度、延长溶液使用寿命、同时还能改善抛光效果的添加剂。实验结果表明:在NaOH溶液中加入适当添加剂能产生好的抛光效果。探索性实验还发现:用葡萄糖的NaOH溶液在某些条件下进行直流恒压电解抛光后,铝材表面反射率可以达到90%,但由于实验还存在不稳定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了采用直流脉冲电解抛光法在碱性条件下抛光铝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脉冲电解抛光法可以达到直流恒压电解抛光的整平效果,但其整平速度较慢。

  3、铝及铝合金环保型化学抛光

  确定开发以磷酸一硫酸为基液的环保型化学抛光新技术,该技术要实现NOx的零排放且克服以往类似技术存在的质量缺陷。新技术的关键是在基液中添加一些具有特殊作用的化合物来替代硝酸。为此首先需要对铝的三酸化学抛光过程进行分析,尤其要重点研究硝酸的作用。硝酸在铝化学抛光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点腐蚀,提高抛光亮度。结合在单纯磷酸一硫酸中的化学抛光试验,认为在磷酸一硫酸中添加的特殊物质应能够抑制点腐蚀、减缓全面腐蚀,同时必须具有较好的整平和光亮效果

  4、铝压铸件及其合金压铸件的电化学表面强化处理

  铝及其合金在中性体系中阳极氧化沉积形成类陶瓷非晶态复合转化膜的工艺、性能、形貌、成分和结构,初步探讨了膜层的成膜过程和机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Na_2WO_4中性混合体系中,控制成膜促进剂浓度为2.5~3.0g/l,络合成膜剂浓度为1.5~3.0g/l,Na_2WO_4浓度为0.5~0.8g/l,峰值电流密度为6~12A/dm~2,弱搅拌,可以获得完整均匀、光泽性好的灰色系列无机非金属膜层。该膜层厚度为5~10μm,显微硬度为300~540HV,耐蚀性优异。该中性体系对铝合金有较好的适应性,防锈铝、锻铝等多种系列铝合金上都能较好地成膜。

公司名称:深圳市鸿发顺达模具有限公司
压铸壳体:http://www.hfsdkt.com http://www.sujiaoketi.com http://www.wujinketi.com http://www.jixiangketi.com http://www.yazhuketi.com 
负责人:黎先生
电话:0755-82579946 0755-82579948
手机:13316860593 13005478068
传真:0755-82579947
邮箱:652314990@qq.com
地址:深圳市华强北路华强广场C座12A

  本文出自:http://www.yazhuketi.com/show-230-222.html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