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方法
① 清除换热器流道中的脏物或板片结垢,对于新运行的系统,根据实际情况每周清洗一次。清洗板片表面水垢(主要指CaCO3)时,选用含0.3 氨基磺酸溶液或含0.3 乌洛托平、0.2 苯胺、0.1硫氰酸钾的0.8 硝酸溶液作为清洗液,清洗温度4O~6O℃。不拆卸设备化学浸泡清洗时,要打开换热器冷介质进、出口,或安装设备时在介质进、出口接管上安装DN25清洗口,将配好的清洗液注入设备中,浸泡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残留酸液,使pH≥7。拆开清洗时,将板片在清洗液中浸泡30 min,然后用软刷轻刷结垢,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清洗过程中应避免损伤板片与橡胶垫。若采用不拆卸机械反冲洗方法,应事先在介质进、出口管路上接一管口,将设备与机械清洗车连接,把清洗液按介质流动的反方向注入设备,循环清洗时间10~15 min,介质流速控制在0.05~0.15 m/s。最后再用清水循环几遍,使清水中Cl质量浓度控制在25 mg/I 以下。
② 二次循环水最好采用经过软化处理后的软水,一般要求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不大于5 mg/L、杂质直径不大于3 mm、pH≥ 7。当水温不大于95℃时,Ca 、Mg 浓度应不大于2 mmol/L;当水温大于95℃ 时,Ca 、Mg 浓度应不大于0.3 mmol/L、溶解氧质量浓度应不大于0.1 mg/L。
③对于集中供热系统,可以采用一次向二次补水的方法。
维修案例
某油脂公司的板式换热器,管板材质为304不锈钢,共计100片,换热面积100平方米,由于在使用环境中受到介质腐蚀,在使用一年后就出现管板腐蚀渗漏现象,管板减薄严重甚至穿孔,严重影响到了换热效率和企业正常的生产,传统方法难以补焊,只能报废更换。
21类型
用板材构成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类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较大。其主要类型有:
板式换热器
① 螺旋板式换热器 由两张保持一定间距的平行金属板卷制而成(图1),冷、热流体分别在金属板两侧的螺旋形通道内流动。这种换热器的传热系数高(约比管壳式换热器高1~4倍),平均温度差大(因冷、热流体可作完全的逆流流动),流动阻力小,不易结垢;但维修困难。使用压力不超过2MPa。
板式换热器
② 平板式换热器 由一定形状的波纹薄板和密封垫片交互叠合,并用框架夹紧组装而成(图2)。冷、热流体分别在波纹板两侧的流道中流过,经板片进行换热。波纹板通常由厚度为0.5~3mm的不锈钢、铝、钛、钼等薄板冲制而成。平板式换热器的优点是传热系数高(约比管壳式换热器高2~4倍),容易拆洗,并可增减板片数以调整传热面积。操作压力通常不超过2MPa,操作温度不超过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