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最终是要掌握尖端的技术,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不可能象电子爱好者那样拿过别人的图纸来“制作”了事。IT技术发展迅速,理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我们一定要接受潮水般的新观念和新技术,工程师必须有全面而又坚实的理论作为后盾。我们学习信息技术就好比盖一座大厦,我们可以很快掌握流行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可以盖个比较高的大楼,可是没有全面坚实的理论作为地基,是不可能盖成摩天大厦的。 
 
      而且理论体系一定要完整,IT技术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产生的,他已经涉及太多的东西了。所以在这个行业内如果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搞硬件的往往容易忽略软件方面的东西。现在哪里有离开软件的硬件和离开硬件的软件呢?而且一个工程师不仅要懂得本 
 
      专业的知识,还要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 
 
      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工程师的必修课。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仅仅靠学校里学来的一点皮毛想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是不可能的,90%的知识都要靠自己去学习。很多学校刚毕业的学生并不会自学。拿过一本书来一阵看,看不懂就咬牙看下去,最后仍在一边。其实自学是非常讲究技巧和方法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好办法。我通常把知识分成几类: 
 
1.基础知识 ————包括数物化和专业基础。 
 
2.流行的技术 ————比如潜入式系统开发,大家都在做的技术。 
 
3.未来将要流行的技术 ————比如生物DSP技术,就是你对未来的预测。 
 
4.我要用到的技术 ————就是你工程中急需使用的。 
 
5.其他学科的重要进展 ————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是必须的。 
 
      我通常均匀的分配时间,而不忽略任何任何一个方面的进展。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和扩充。这只是宏观上的精力分配。具体的学习过程当然因人而定,但一定要有战略的进行。工程师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去执行。逻辑不仅仅是体现在程序中更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的进程中,也就是做任何事都要科学的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方案。大家可以参考“大脑思维图谱”的方法。 
 
      工程师做事要严谨求实。神州飞船由多少复杂的系统构成,如果每个部件都有99.9%的成功率,恐怕到最后返回的时候连一半的安全性都谈不上。所以工程师一定要严谨,从整体到每个细节都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工程师不能接受“差不多”这样的词汇。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这是工程师最基本的素质。一次公司里的一个工程师拿了一块作好的超声前端板交给我,并说板已OK了。可当我问他信噪比如何时,却回答我“差不多”。我理解差不多就还差,让他拿回去什么时候不差了再交给我。所以工程师要用指标说话,要用实践说话,差不多不是工程师的嘴里应该出现的词汇。 
 
      工代理申报工程师项目
我们凭借相关人事局渠道,可以为广大个人提供最专业、最便捷的工程师职称代理申报。助理工程师申报一般15天左右出证。由于我们是批量代理申报,所以价格实惠,代理申报效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