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服务理念标语治未病疾病的本质是阴阳失调
    随着现代社会亚健康人群日益增多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家人口与健康科技发展战略确定了战略前移的方针:即从疾病为主导向健康为主导转变,重预防、重保健,使人们逐步形成维护和促进健康、不得病或少得病的意识和观念。因此,“治未病”要成为社会共识,成为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使人们掌握健康长寿的主动权,摆脱疾病的困扰。
    大量的社会实践告诉人们,针对疾病的医学思想和行为,在医治疾病的同时,患病率却不断增加,在医学与药物学进步的另一面又导致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上升,医疗费用因而也日益上涨,难以控制,造成了社会的极大负担。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说到底就是将医学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
    中医“治未病”,要重视人的体质,从具体的人出发,首先对其体质状态进行辨识,然后根据其体质特点权衡干预措施,通过中医中药的调整,使机体恢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状态。及时调理偏颇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和生存状态,从而实现“治未病”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中医“治未病”,主张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个人养生保健方法和手段来维系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维护“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的健康状态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疾病预防目的。
    中医“治未病”应用于亚健康人群,虽然亚健康人群在临床检查上暂时难以发现明确的病因及器质性病理变化,但也可根据“治未病”的理念,针对其“未病”状态,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以帮助其缓解不适或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控制潜在“疾病”的发生或发展。
    中医“治未病”应用于慢病高危人群,将中医养生保健方法运用到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预防,消除或减少精神、心理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致病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治未病”思想在慢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治未病”的思想充分体现了预防医学和个性化干预的健康观,是传统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为现代医学提供了疾病诊疗与慢性病管理、预防疾病与养生保健的理论基础及具体手段,成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保障国民健康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阴阳对立统一运动有度、有序、适时、当位、和谐:如果阴阳运动失度、失时、失序、错位、失去和谐,就是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主要是指:阴阳的过剩——阴盛/阳盛:阴阳的不足——阴虚/阳虚;
    阳过盛=阳盛,阴过盛=阴盛;阳的不足=阳虚,阴不足=阳虚;
    自然界灾害(旱涝)+人体(产生疾病)→失度、失时、失序、错位→阴阳失调。
    从根本上说,疾病的本质是阴阳失调,是阴阳和谐受损害的结果。
    阴阳失调的基本特征和表现——“寒”、“热”:阳虚则(外寒),阴虚刚(内)热;阳盛刚(外)热,阴盛则(内)寒。
    从自然规律和生活体验看:
    夏天=阳盛,阴相对不足——热;冬天=阴盛,阳相对不足——寒。
    挂图说明:
    据现代医学理论,将人群的健康状态分为三种:一是健康未病态;二是欲病未病态;三是已病未传态。“治未病”就是针对这三种状态,具有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的作用。
    窗口服务理念标语治未病疾病的本质是阴阳失调挂图之于医院,犹如衣装之于人,门面之于商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观的挂图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彰显品位与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可以对员工的言行举止起到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过道、走廊、车间、办公室、会议室、培训室等处的挂图,低头不见抬头见,像一面镜子,照亮员工的一言一行,给员工鞭策与警醒。
    壬文广告24小时服务电话:13138462418徐厚德
    售前咨询:400-6051-886     020-62992636
    传     真:020-66352989
    客 服q:1285269716、977236079
    壬文挂图淘宝店铺http://tu168.taobao.com/
    更多产品请百度壬文广告访问公司官网http://www.gzguatu.com/?product-1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