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体强度 现象:植筋前不顾植筋部位混凝土基体强度质量状况。有的混凝土构件已严重碳化腐蚀 有的混凝土保护层因内部钢筋严重诱蚀而胀裂脱落 甚至有的混凝土构件已产生断缝或裂缝穿透等等。但在现场植筋施工前,却没有引起重视,在未对其加固处理就进行植筋,曾导致植筋后发生混凝土局部崩裂或呈块状掉塌现象。 1.2放样定位 现象:在植筋钻孔放样时, 经常在孔位处会碰到原有混凝土构件内的钢筋而不得不移位开孔,致使植筋位置与设计定位产生钢筋偏离,而对结构受力产生影响。 1.3开钻成孔 现象:某工地有几种不同直径的植筋,其钢筋直径分别为12mm、14mm、16mm、18mm,,但施工现场发现只用一种直径为18mm的钻头进行钻孔,致使小直径〔12mm)植筋 成孔太大,大直径植筋(18mm)成孔太小,导致了钢筋无法植入钻孔,而采用锤子硬敲 入孔。 1.4清孔护孔 现象:钻孔之后没有进行清孔,就直接植筋 或钻孔清孔之后未对成孔进行保护,致使 杂物或雨水进入孔内,而未再清孔就进行植筋施工。 1.5确保胶质 现象:有些单位为了追求利润,不问胶的性能合格与否,也不问胶的使用期限是否超 过,而胡乱使用。甚至不分品种,在水下植筋作业或在酸碱严重腐蚀环境下的植筋仍采用普通胶进行植筋。 1.6 配胶、注胶 现象:某工地发现有人未掌握甲、乙两种胶的配比,植筋前也未进行先向孔内注胶 (填胶)工艺,而是把钢筋头沾一下胶就往孔内塞填。 1.7钢筋除锈 现象:植筋用钢材没有送检,且钢筋没有进行除锈就直接植入孔内。 1.8插入固定 现象:钢筋插人孔内,没有进行钢筋转动和抽动,以及插入后没有采取植筋固定措施, 致使植筋孔内胶不饱满且钢筋歪斜。 1.9分批植入 现象:在混凝土柱的四个侧面上要求在同一截面上进行多根并排紧挨着的植筋且一次性 同时开孔。 1.10锚固长度 现象:工地上经常遇到植筋设计锚固长度大于混凝土构件的厚度(宽度、致使锚固长 度无法满足要求。 1.11抽检拉拔 现象:没有按植筋拉拔测试的要求进行抗拉拔检测。 1.12成品保护 现象:在已经采用植筋方法的外露钢筋上多次反复进行电焊作业。 如需要更多植筋操作工艺的相关资料或者加固业务的,请联系热线:15931165866 联系人:武先生。如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植筋操作工艺的知识,请登录河北长信建设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hbcxjg.com/的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