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国润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隧道逃生管道;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等
您现在的位置: 建筑、建材 > 管件管材 > 建筑、建材类管件 > 洛阳国润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山东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厂家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河南洛阳
  • 产品品牌:国润新材
  • 包装规格:300-3000
  • 产品数量:0
  • 计量单位:米
  • 产品单价:0
  • 更新日期:2017-09-14 10:17:53
  • 有效期至:2018-09-14
  • 收藏此信息
山东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厂家 详细信息

山东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厂家

钢带波纹管又叫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是一种以高密度聚乙烯(PE)为基体(内外层)与表面涂敷粘接树脂钢带复合的缠绕结构壁管。管壁结构由三层构成:内层是一个连续实壁PE内层管,内层管外缠绕有(用钢板成形为“V”型的)环形波状钢带增强体,在波状钢带增强体外复合有聚乙烯的外层,从而复合成整体的螺旋波纹管。

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产品执行标准:
执行标准:执行CJ/T255—2011《埋地排水用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环刚度为SN8、SN12.5、SN16。管材长度可根据用户需求订货,分为6m、8m、9m、12m。管材外观:黑色。
加工及其标准:
钢带增强PE波纹管,是借鉴国外先进的金属所料管材复合技术而开发的一种PE与钢带熔融符合的产绍兴结构管材,产品执行CJ/T225-2006标准,壁管结构由3个层次构成,以高密度聚乙烯为基体,螺旋城绕城性的高强度钢带为增强体,采用独特的制造工艺,将刚待遇高密度聚乙烯熔融为一体,使其既具有了钢材的高刚度,又具有了塑料管的柔韧性,解决了钢材的抗氧化问题以及塑料管材的硬度问题。完美的解决了大直径同等重量情况下比缠绕管、克拉管强度大幅度提高。可解决重载等一系列问题。

大口径管材优势更加明显,目前生产管材口径从DN300mm到DN3000mm,环刚度都保持在8KN/m2以上,比水泥管和其它塑料管重量更轻、强度更高。环钢度可以达到SN8、SN10、SN12.5、SN16四个等级.弥补了过去较大直径塑料埋地排水管一般环刚度只能达到SN8的限制。该产品可以采用多种连接方法适应不同的工程需要,较好地满足了密封可靠性和连接施工方便的要求。MRP在达到高性能的同时,突出的优点是节约原材料,比同直径同环钢度的全塑料埋地排水管可以显著地降低成本。

HDPE钢带波纹管的优势
1、高环刚度
对于普通的埋地排水用塑料壁缠绕管来说其大环刚度很难超过SN8,但新结构的管材却很容易达到SN8,SN10,SN12.5及SN16,甚至更高。另一方面这种以钢管为中间层,内外层为聚乙烯塑料的钢塑复合管防腐性能也非常好。因此,这种复合防腐管材可适用于各种恶劣的环境。例如在某些沿海地区,由于土壤中含腐蚀性物质如果使用混凝土管工作寿命会很短,很希望能够使用抗腐蚀的塑料埋地排水管。但是过去因为没有高环刚度的产品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现在就可以采用金属增强缠绕结构壁管。
2、节省材料成本
除了这些性能提高了,另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节省材料成本。与其它相同直径和环刚度的塑料管相比钢带增强聚乙烯(PE)螺旋波纹管可节省近一半的材料耗费,
聚乙烯只占复合管整体重量的2/3;在塑料价格不断上涨的形势下,这对降低材料成本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案。薄钢带压成钢肋后达到的环刚度就远超过很厚实的聚乙烯结构层产生的效果。适当设计钢肋的厚度和高度就可以轻易地达到要求的环刚度。在金属增强缠绕结构壁管中聚乙烯的功能就是耐腐蚀耐磨损,所以在金属增强缠绕结构壁管中钢肋用料不多,聚乙烯的用料也不需要多。

富平排污管|聚乙烯增强波纹管(详情)
3、钢与塑料的完美结合
金属增强成败的关键是要保证钢塑粘接牢固。这要求钢能牢固地粘接在塑料上,任意两层之间的分离都是不允许的。为获得佳的结合性能,我们在管道的开发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现在的工艺是在钢带外预涂特殊的树脂做为钢与塑料的中间层。另外,工艺温度,压力和冷却时间都要严格控制,钢塑各层都是在合适的温度下完善地熔接。实现金属增强的另一个要点是要保护好容易被腐蚀的金属层。在管的结构设计中钢肋是完全被内外聚乙烯覆盖的。接触被输送液体和周围土壤及地下水的内外表面都是有一定厚度的聚乙烯层。因此金属增强缠绕结构壁管的耐腐蚀和耐磨损性能是有保证的。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