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的食疗价值 梅花鹿在中国古旧食制中,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在满汉华筵中,一味“炒梅花北鹿”便是不能或缺的菜式。鹿肉之甘美香嫩的滋味及其补益功效,更是其他野味所望尘莫及的。鹿肉不但在中国食制中有不少著名菜式,即使于西式食谱,亦常见出现。故鹿肉实为中外一致赞赏的隽品。自古以来为,鹿茸的药用价值向被中国人视为至宝,认为其能滋阴补肾,强身健体,补脑养颜。在50年代开始,经科学鉴定,中西医学界均公认鹿角确具药用价值,因其不仅能使人返老还童,壮阳活气,且能治疗神经衰弱和高血压,增强记忆,减少白发,对脑部尤见特效。 鹿茸含有一种雌激素和磷的复合体,故有广泛的医疗价值。尤以对一般阴虚、劳伤、一切血病、筋骨腰膝酸痛症,有立竿见影之神效。 鹿茸只生长在雄鹿的头上,雄鹿的自然寿命平均只有11岁,从周岁开始,每年自动脱角一次。到了6岁之后便不能再脱角了。最初的5副自动脱落的角称为“幼角”,外层被一层状似羊毛毡的茸皮包裹,这种尚未骨化的幼角,包括外面的茸皮在内,统称为鹿茸。这就是中外医学界一致鉴定为世界上所有野生动物中,最具药用价值的品种! 雄鹿在5岁时最后脱落的一副幼角,比第一次最初脱落的一副,平均大10倍。到了第六次生长出来的角,就不再脱落了。然后随着年岁增长,逐渐地骨化起来。因为6岁以后,雄鹿已经进入成熟阶段,角身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坚硬起来,形状便越来越壮观,形成了雄鹿的独特之处,也是造成了雄鹿的威武、壮健,及充满魅力,借以吸引异性,履行其传宗接代的任务,也借此用以为抗拒强敌和抵御外来侵袭的最佳武器。其实,鹿的功能及医疗价值,并不局限于鹿角,其他各部分亦有其疗效,故此有人说:鹿的全身宝!现仅将鹿的各部分药用功能及疗效列后聊供参考。 鹿茸:气味甘温,无毒。主治阴虚,劳伤,一切血病,筋骨腰膝酸痛。功能滋阴益肾。 鹿肉:能补中益气,强五脏,疗中风口僻. 鹿齿:主治鼠瘘留血,心腹绞痛。 鹿骨:气味甘,微热。功能安胎下气。浸酒服之,久服能保青春,耐老,增活力,并可治小儿下痢。但必须由医生配方才可服用,切勿擅自煎服。 鹿头:主治消渴,并治夜梦多,有定神之功效。 鹿蹄:主治诸风,脚膝骨中疼痛,用豉汁五味烹之,倍增奇效。 鹿脂:主治痈肿死肌,温中四肢不随,头风,能通媵理,但此物切忌接近阴部。 鹿精:能补虚赢,主治劳烦、心翳。 鹿髓:炼净入药,气味甘温,主治男女伤中,绝脉。用蜜煮服,能壮阳道,用地黄汁煎服之,能壮筋骨、治呕血。和酒服,治筋骨痛。 鹿脑:主治面脂,令人悦泽,如被木刺入肉,无法拔出,以鹿脑之待燥干,半日后,便能顺利将木拔出。颇有奇效。 鹿肾:可补肾气,补中安五脏,壮阳气,可用酒或烹粥而食。 鹿胆:味苦寒,但无毒,主治消肿散毒。 鹿筋:主治劳伤续绝。 鹿靥:主治气瘿,以酒渍夹干再浸口中含咽汁,待味尽取去,如是者换10次及愈。 鹿皮:主治毒疮,烧灰和以猪脂,敷患处,五六日不停换药,乃愈。 鹿粪:主治经日不产,用干湿各三钱,研成细末,和以姜汤服之,立即痊愈。 鹿尾:鹿之尾羓因接近尾闾,故此物善补督脉,通常配以其他药材炖服,立见功效。 鹿角:生用功能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则益肾补虚,强精活血,如用以炼霜、熬膏,则功能专于滋补养颜。 以上有关梅花鹿全身各部所具之神奇疗效,乃从古籍中节录得来,至于部分内容乃用法,是否一如所述,编者实在不敢确定,故谨在此再三向读者诸君奉劝。必要时最好由有经验的医师指导,方可服用。但无论如何,鹿茸和鹿肉之营养价值和药用用途,则是无可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