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葡萄酒怎么分级?
    就像波尔多有1855年分级制一样,澳大利亚也有一套被人们广泛认可的分级制,即兰顿澳大利亚葡萄酒分级制。这套由兰顿拍卖行编制的非官方分级系统在1991年推出第一个版本,每隔5年修订一次。由于澳大利亚的酒庄产业分散、产区葡萄品种众多,同一家酒庄可能在几个产区都有葡萄园,同一个品牌可能出品有不同品种的数款葡萄酒,所以兰顿分级制的评定对象不是以酒庄或品牌为单位,而是以单一葡萄园酒款为单位。
1991年的第一版分出3个等级,包括“杰出A类”、“杰出B类”、“优良类”;1996年修订的第二版又分出4个等级,包括“杰出A类”、“杰出类”、“优良A类”、“优良类”;2000年修订的第三版又把4个等级更名为“至尊类”、“杰出类”、“优良类”、“出色类”,从此成为固定的格式延续至今。
根据兰顿拍卖行的定义,“至尊类”是“在市场上备受追捧和最珍贵的一级酒庄级澳大利亚葡萄酒”,“杰出类”是“具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基准优质葡萄酒”,“优良类”是“需求稳定而品质精美的葡萄酒”,“出色类”是“精品葡萄酒市场的主流或新兴经典之作”。2010年发布的新版兰顿分级系统(第五版)共有123款葡萄酒入选,分别为“至尊类”17款、“杰出类”32款、“优良类”36款、“出色类”38款。其中在“至尊类”中,第四版的11款“江山依旧在”,另外新增6款。这17款代表澳大利亚最高水平的“至尊类”葡萄酒,按产区分布,南澳大利亚州有9款、维多利亚州有3款、西澳大利亚州有3款、新南威尔士州有2款;从品种来看,有9款西拉、4款赤霞珠(含调配型)、2款霞多丽、1款黑比诺、1款雷司令。
  澳洲红酒进口报关前需要报检,检验检疫需要的资料:
1、国外产地证    
2、国外卫生证书  
3、标签内容中文翻译  
4、产品标签样张(定型包装红酒,原材料类的一般不需要)。
    检验检疫窗口批复通过后,会出货物进口通关单,用以报关。在货主收到进口红酒后,一定要送样做检,这个过程是必须。经检验合格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会核发CIQ证书,一般为15-20个工作日,这个证书是为证明该批进口红酒符合人类食用标准,可以进入市场销售红酒进口中文签标必须注明项:品名、原产国、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国内经销商信息等。
进口前需要提供证明/许可文件
1.官方原产地证书
2.生产国官方卫生证书
3.生产商成份列表
4.生产商产品检验报告
5.产品在其国家(地区)注册和批准销售的证明
6.原包装标签样张一份,中英文标签样张三份
7.需要检疫生产商官方检疫证书
业务联络 :孙先生      
联系电话:   15000771081    
服务qq :   2910797663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外高桥基隆路1号汤臣国际贸易大厦1527-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