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鲁中锅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销售处

主营:锅炉整套辅机,压力容器,锅炉减速机,联合上煤机,锅炉除渣机
您现在的位置: 安全、防护 > 消防器材 > 火警探测、报警设备 > 泰安市鲁中锅炉成套设备有限公司销售处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厂家供应高效热管余热回收器 超强的导热性 热管余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全国
  • 产品品牌:鲁中
  • 包装规格:ZCS ZCF
  • 产品数量:100
  • 计量单位:普通
  • 产品单价:10000
  • 更新日期:2014-04-28 14:19:11
  • 有效期至:2015-04-28
  • 收藏此信息
厂家供应高效热管余热回收器 超强的导热性 热管余 详细信息

厂家供应高效热管余热回收器 超强的导热性 热管余热回收器 气-水 气-气 咨询电话:13954896863吴经理欢迎来电洽谈业务 热管介绍:热管是一种具有特高导热性能的新颖传热元件。热管起源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1967年第一根热管首次被送入地球卫星轨道并运行成功,热管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得热管技术得以很快发展。热管技术开始主要用于航天航空领域,我国自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对热管进行研究,自80年代以来相继开发了热管气-气换热器。热管气-水换热器、热管余热锅炉、热管蒸汽发生器、热管热风炉等各类热管产品,使得热管在建材工业、冶金工业、化工及石油化工、动力工程、纺织工业、玻璃工业、电子电气工程等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热管工作原理:热管是有钢、铜、铝管内灌充导热介质,抽成一定的真空后密封而成,管内的工作介质由多种无机活性金属及其化合物混合而成,具有超强的热活性和热敏感性,遇热而吸、遇冷而放。这种热超导工质在一定温度下被激活,并以分子震荡相变形式来传递热量,它超强导热性能使其导热系数是一般金属的一万倍左右,传热温度没有衰减并能以极快的温度传递。 热管特点: 工作范围广、可在温度-30-1000℃范围内传导热量。 安全可靠、不存在管内超压,不怕干烧、液体工质汽化后,热管的内压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安装方便:不受安装位置限制,热管可根据设计需要任意安装,只要有温差就可传热。 超强的导热性:导热速度快。强度大、效率高、超导热管的传递随着温差增加而增加。 良好的等温性:热管一端输入100℃,另一端可导出100℃,良好的等温性使热管在很小的温差下,传递很大的热量,传热阻力小。 应用领域广泛:超导热管形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广泛的应用领域,能适应各种恶劣的工作环境。 高效热管余热回收器(气-水)ZCS 热管余热回收器是燃烧煤、油、气锅炉专用余热回收设备,安装在锅炉烟道上,回收烟气余热加热生产、生活用水或锅炉补水。 其构造下部是烟道,上部为水箱,中间有隔板,水箱有进出水接口和排污口。工作时,烟气流经热管余热回器烟道冲刷热管下端,热管吸热后将热量导致上端,热管吸热后将热量导致上端,热管上端放热将水加热。热管余热回收器节能效果显著,节约燃料10-30% ZCF系列高效热管余热回收器(气-气) 该余热回收器是燃煤、油、气锅炉专用设备,安装在锅炉烟口或烟道中,将烟气余热回收后用于加热空气,热风可用作锅炉助燃和干燥物料。其结构为;四周管箱、中间隔板将上下两侧通道隔开,热管为全翅片管,可单根更换。工作时烟气流经回收器烟道冲刷热管下端,此时热管吸热。烟气放热温度下降。热管将吸收的热量传至上部,将流经回收器上部的冷空气加热,此时热管放热,空气吸热温度升高。然后将热空气送入炉膛或干燥物料区,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专业生产电站、工业锅炉辅机:一二类压力容器:GT500、766A、GT1000、WT、GL-P型锅炉调速箱,WJ135、WJ120、LX型除渣、上煤蜗轮减速机。上煤机,斗式提升机、螺旋、大倾角、带式输送机,联合上煤机。LX螺旋式、DGC单链式、GBC、HGC双链式刮板除渣机、ZKC重型框链除渣机,联合除渣机、省煤器、G、Y6-41、Y5-47、鼓、引风机,水膜脱硫除尘器、多管除尘器、陶瓷管除尘器、冲击式水浴除尘器,热力喷雾式、解析式、海绵铁除氧器、空气预热器、分集水器、取样冷却器、除污器、各类水处理、分层给煤装置,电控设备以及各种锅炉配件。各类蒸压釜、硫化罐、储罐、分汽缸、压力容器快开门安全连锁保护装置、定期、连续排污扩容器、疏水扩容器、冷凝器、分离器、过滤器、膨胀水箱、换热机组及常压设备、锅炉改造、安装维修。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