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汇精亚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主营:空心微珠,漂珠,陶瓷微珠,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钛,纳米二氧化硅,晶须硅,石英砂
您现在的位置: 化工 > 塑料及制品 > 通用塑料 > 上海汇精亚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供应空心微珠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
  • 产品品牌:
  • 包装规格:
  • 产品数量:
  • 计量单位:
  • 产品单价:
  • 更新日期:2014-09-29 09:11:19
  • 有效期至:2015-09-29
  • 收藏此信息
供应空心微珠 详细信息

  空心微珠
——新型的无机填料
上海汇精亚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和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内外领先的超细材料研究机构合作,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科技空心微珠新型材料(规格在400 μm-0.2μm范围内).
空心微珠(Cenospheres / Zeeospheres)是一种轻质非金属多功能材料,主要成分是SiO2和Al2O3,直径在0.01-400微米间,外观为灰白或灰色,松散,球形,流动性好、中空、有坚硬的外壳,壁厚为其直径的8-10%。空心微珠被誉为“空间时代新材料”。
参数
名称 粒度
(μm) 球型率
 (%) 堆积比重
(g/ cm3) 耐火度
 (OC) 介电常数
 (?) 吸油率
g(oil)/100g 光反射率(%)
参数值 0.2--40
70--380 >95 1.0---1.8
0.3---0.8 1200--1750 2.3--2.4 28---32
16---18 16---17
参数名称 硬度(莫氏硬度) 烧蚀率 
(%) 导热系数
 W/m?K 抗压强度
(Kg/ cm2) 体积电阻
(??cm) 比表面积
 (m2/g) 光漫射率(%)
参数值 5-7 <1 0.07---
0.12 1000—7000
100-350 1.5 x 1010 1.9 ( 3μm) 80---88
作为球型颗粒,空心微珠在塑料中应用具有如下特性:
1. 流动性好,产品尺寸稳定:空心微珠拥有优异的流动性能,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高制品尺寸稳定性防止翘曲等。
2. 改善外观、消除玻纤外露:用于各种工程塑料的玻纤改性可消除玻纤外露现象,改善流动性能,减少玻纤用量,降低成本。
3. 热稳定性好、阻燃:空心微珠熔点高、高温下不分解,可提高制品的阻燃性和热变形温度。
4. 吸油量低:空心微珠吸油量远低于常规填料,可大量填充,特别适用于PVC软制品(如人造革、鞋底料等)的加工生产,可减少增塑剂的用量,大大降低成本。
5. 绝缘性好、吸水率低:空心微珠比电阻高,吸水率低(0.2%),使用于生产电缆绝缘材料.
6. 耐腐蚀性强:空心微珠主要为硅酸铝成份,可在各种有机溶液及酸、碱溶剂中保持稳定。
7. 堆积密度小:可减轻制品重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空心微珠主要用于以下几种胶料制品:
1. 尼龙、PP、PBT、PC、POM等工程塑料的改性,可改善流动性、消除玻纤外露、克服翘曲、提高阻燃性能,减少玻纤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2. 填充硬质PVC、PP、PE、生产异型材、管材和板材,可使制品具有良好的尺寸稳定、提高刚性和耐热温度,提高制品性价比,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3. 填充于PVC、PE等电缆、绝缘护套材料,可提高产品的耐高温、绝缘、耐酸碱等性能和产品的加工性能,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4. 填充环氧树脂覆铜版,可降低树脂粘度,提高弯曲强度,改善其物理机械性能,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介电常数,降低吸水性,降低成本。
5. 填充不饱和聚脂,可降低产品的收缩率和洗水率,提高耐磨性和硬度,且在层压和涂覆时空穴少,用于玻璃钢制品、抛光轮、工具等。
6. 填充有机硅树脂,可提高物理机械性能,大量填充可大大降低成本,是生产模具的理想材料。



上海汇精亚纳米新材料有限公司
Shanghai huijing Sub-Nanoseale New Mate rial Co.,Ltd.
电话:0086-21-34306661 34307063 34306640 分机803传真:021-34307094
http://www.shhuijing.com E-mail:karehui@sina.com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放鹤路1500号               邮编:201109  手机13023207963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