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地基加固方法主要有哪些? 
a、增大截面法 适用于埋深相对较浅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对筏基、箱基、桩基适用性差。 
b、增加埋深法 适用于紧邻下卧层为良好持力土层的情况,同时持力层最hao在地下水位线以上。 
c、改变基础类型法 如由独立基础改为条基;由条基改为筏基、桩基;由砖条基改为混凝土条基等。 
d、压力注浆法 适用于处理承载力不均匀的地基土,浆液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混合液,但一般不能用于有湿陷性的土层。 
e、静压桩法 适用性广,将荷载向深层土体传递,但压桩力应小于上部结构自重的80%。 
f、树根桩法 适用性广,既加固了地基土,又将上部荷载向深层土体传递。但易塌孔的土层(如淤泥质土)慎用。 
2、基坑支护(加固)方法主要有哪些? 
a、放坡 较经济,但要求施工场地足够大,土层良好,且地下水位在基地以下。 
b、喷锚网 较经济,属被动式支护,可90度开挖(但应分层开挖,每层开挖深度不宜超过2米),基坑侧壁土层应变释放为半自由状态,最近建筑物距坑边宜在2米以上。 
c、护坡桩 属被动式支护,适用于建筑物紧邻基坑,但基坑深度若超过10米,悬臂式护坡桩桩顶变形仍较大。 
d、护坡桩+预应力锚杆 属主动式支护,侧壁土体变形小,适用于深基坑和坑边有对变形敏感的构筑物。 
e、连续墙+止水帷幕 适用于土层较差(如淤泥质土、流沙)或降水可能引起周围场地较大不均匀沉降的基坑。 
f、内支撑 适用于长条形狭窄基坑,对其他形状基坑显笨拙,支撑杆件对前期挖土和后期施工均影响较大。 
3、地基注浆加固应注意什么? 
a、慎用于湿陷性土层。 
b、注浆压力不是越大越好,以能劈裂、挤密、浸渗土层即可(一般控制在1.5MPa以内),过大压力易造成上覆土层隆起,浆液上冒。 
c、浆液未固化前相当于增加了外荷载,而且注浆对原持力层有扰动,所以注浆易引起附加沉降,对敏感结构应采用隔一孔或数孔跳注,间隔时间最hao在3天以上。 
d、卵石层或动水压力较大土层浆液应掺加速凝剂,或采用间歇注浆。 
4、地基加固中常用成孔方式有哪几种? 
a、人工洛阳铲 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土层,孔径小(一般<300mm),水平孔长度一般小于30米,竖直孔深度一般小于10米,对施工空间要求小,较灵活。 
b、锚杆钻机 若水冲钻进,可用于地下水位以下土层;若套管跟进,可用于流沙质或淤泥质土层。一般用于孔径200mm以内的水平孔、倾斜孔。 
c、工程钻机 一般用于孔径较大竖直孔,如工程桩。所须施工空间大,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处理中应用较少。 
d、压挤成孔 适用于土体较软、易塌孔的土层,一般压挤体直接用于承载,如钢管、砼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