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大问题如下:
(1)、直立使得人体上重下轻,违背了平衡学原理,人体整个处于不平衡状态。
(2)、直立使得人体的几大关节既是连接的关系又是承重的关系,关节严重受压。
(3)、直立使得人体的组织肌肉呈竖着排列,受地心引力影响,组织肌肉容易下坠。
(4)、直立使得肺部(转换吸收氧气的器官)比心脏高,不利于人体氧气的吸收和保存。
(5)、直立使得心脏以下的血“往高处流”,不少的血液会沉积在心脏以下的血管和器官肌肉中,长时间的血液沉积容易引起心脏以下的血管变形。
(6)、直立使得心脏以下的血液饱和运行,血液太饱和容易引起心脏以下的肌肉组织营养过剩。
(7)、直立使得心脏以下的血流速度变慢,血流速度太慢会影响心脏以下的新陈代谢。
(8)、直立使得心脏以上的血“往低处流”,血液易流失,容易造成头部缺血缺营养。
(9)、直立使得心脏以上的血液不饱和运行,血液不饱和运行会使血管撑不开,头部血管会慢慢萎缩。
二以上九大问题可简化合并成以下四大问题
(1)、人类直立生活使得血液不平衡。因为我们知道:对于人类来说,在其体内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物质是两样:一个是氧气,另一个是血液。离开这两样物质生命马上会终结。而人吃喝下去的任何食物包括氧气最终都会转化与融和在血液中,说来说去,对于人类来说,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物质就是“血液”。
血液不外乎质量和循环两个问题。血液质量太差,缺乏人体必需的元素,里面有许多的病毒,人不可能健康长寿;而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人同样也不会健康长寿。
非常惋惜的是: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人们都只停留在血液质量的重视与研究上,忽视了血液循环的研究,而人类最大的问题偏偏出在血液循环上。
问题很简单:我们人类是直立生活立体供血,受地心引力的影响,血是会往低处流的,以供血的起始点也是终点心脏划界,心脏上、下、左、右的流速与流量是不均衡的。那到底不均衡到什么程度?检测的数据是这样:人直立时大概有600毫升左右的血液会沉淀到心脏以下的组织与器官里,不是说这些血液不参与循环,而是循环非常慢。而与此相反方向的头部,需要的血液基本没有什么积淀,全部靠心脏的即时供应。对于心脏功能弱化了的中老年人来说,出现大脑供血不足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上述问题通俗简单地说:就是人类直立生活这种姿势,人体血液循环没有办法让心脏上、下、左、右均衡受益。
(2)、人类直立生活使得营养不平衡。因为人体需要的营养都是靠血液去输送的,血液不均衡营养也一定是不均衡的。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好方法不是食物,更不是药物,应该按照物理学中的平衡原理去解决。
什么是物理学中的平衡原理:就是失去多少得到多少就是平衡。打比方说:要保持一个单位的收支平衡,是不是出去多少就要收回多少,出去多收回少就不平衡了。
人体血液与营养的平衡也可以采取这种办法。即通过“方向相反与时间对等”就可以解决。也就是按每天24小时算,12个小时给心脏以下多供点,12个小时给心脏以上多供点,不就均衡了。
如果不采取这种方法,就会出现心脏以下血液和营养严重过剩,而心脏以上的头部的血液和营养又不足。这就是生活条件越好的人,为什么身体不见得好的原因所在。
我国古代的人非常聪明,尽管他们当时不知道地心有吸引力,但还是朦朦胧胧感到人一天到晚直立生活是不行的,于是他们就发明了倒立健身运动。而这个原理,到今天我们才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