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Group公司提出的一套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通过企业的资源整合,实现数据共享,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信息平台。系统集全面的信息与先进的管理于一身,使企业能够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创造财富,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现今的中国餐饮业正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全面引入ERP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实施ERP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对于企业而言,任何一项措施的实施都是为了最终能够获取实际效益,而ERP的实施给企业带来的正是效益上的增加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具体而言,餐饮企业通过实施ERP,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人员流及信息流的集成管理,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餐饮企业的生产和物料管理—(包括采购、库存、厨房)、市场营销和销售、会计和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在未引入ERP系统之前,是一个分散的信息系统,各部门独立作业,信息难以共享,经常出现“内耗”的情况。例如,市场营销人员不与生产和物料管理部门人员共享数据,当出现突然的销售高峰时,由于餐饮消费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故生产就会紧张,而为了保证供应,就必须增加人员,从而导致人力成本的增加;需求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原料的短缺,采购部门就必须组织人员加班采购并支付加班费,结果又使产品成本增加;再者,各职能部门的每笔收支,财务部门都需入帐,但在许多情况下,数据共享不能及时实现,所以财务部门的数据不能及进更新,这就使生产部门对销售的预测产生了偏差,导致采购部门对于库存量的偏差,造成一系列的损失。
引入ERP系统后,整个餐饮企业的运营过程就形成了一个集成系统,在这个系统内由于数据共享而成为一个高度互动的统一体,并由此产生协同效用,共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例如,通过ERP系统,采购部门可根据产品销售(实际的和预计的)信息和现有的库存情况来安排原材料的采购,按需订购,使库存保持较低水平,减少资金积压。
实施ERP必须面对的问题 1.ERP系统的实施方式
现今企业实施ERP系统主要有两种方式,即自行购买组建运行和通过ASP(应用服务提供商)。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对于餐饮企业而言,若规模较大,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