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聚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主营:中央空调 地暖 装饰风口 中央新风
您现在的位置: 家用电器 > 重庆聚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石柱大金空调/合川大金中央空调-【聚沙机电】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
  • 产品品牌:
  • 包装规格:
  • 产品数量:0
  • 计量单位:
  • 产品单价:0
  • 更新日期:2015-06-04 09:44:47
  • 有效期至:2016-06-03
  • 收藏此信息
石柱大金空调/合川大金中央空调-【聚沙机电】 详细信息

 石柱大金空调/合川大金中央空调 【聚沙机电      023-89315699】

     “空调好不好,还得看制热”,虽然空调一直以制冷著称,但是空调制热效果也不能忽视,因为在我们国家大部分家庭用户都是采用空调冬夏两用,而选择制热效果好的空调已成为消费者选购空调的一大关键,中央空调也是如此。不过,中央空调与传统空调大不相同,作为一种新的空调形式,中央空调怎样制热,中央空调制热原理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部分。

  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分为冷媒系统、水系统和风系统,其中风系统中央空调使用很少,我们在这里不做说明。冷媒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主机+冷媒管道+分歧管+冷凝排水管道+内机 水系统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主机+膨胀水箱(闭式膨胀罐)+循环水泵+冷冻水管(阀门)+水过滤器+内机+冷凝水排水管道。这两种中央空调制热原理是一样的,目前应该十分比较广泛。

  中央空调怎样制热?

  中央空调怎样制热?其实这个很简单,中央空调制热时,气体氟利昂被压缩机加压,成为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室内机的换热器(此时为冷凝器),冷凝液化放热,便成为液体,同时会将室内空气加热,从而达到提高室内温度的最终目的。而液体氟利昂经节流装置减压,进入室外机的换热器(此时为蒸发器),蒸发气化吸热,成为气体,同时吸取室外空气的热量(室外空气变得更冷),成为气体的氟利昂再次进入压缩机开始下一个循环。正是基于以上一个过程,实现了中央空调制热。

  中央空调制热原理:

  压缩机吸入低压气体经过压缩机压缩变成高温高压气体,高温气体通过换热器把水温提高,同时高温气体会冷凝变成液体。液体在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蒸发器蒸发的同时也要有换热媒体,根据换热的媒体不同机器的型号结构也不同。常用的有风冷和地源。)液体经过蒸发器后变成低压低温气体,低温气体再次被压缩机吸入进行压缩。就这样循环下去,空调侧循环水就变成45-55度左右的热水了。热水经过管道送到需要采暖的房间,房间安装有风机盘管把热水和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制热目的。

  中央空调制热费电吗?

  通常中央空调耗电指的是带动压缩机运行的电机耗电,衡量空调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是COP值,也就是常说的能耗比。通俗来讲就是消耗1KW的电量能产生多少的冷量活热量,COP越高,性能越好,因为在空调设计中,通常各个部件的选型是根据制冷工况来选的,制冷情况下,冷凝器的换热量选择通常等于制冷量与压缩机热损耗之和,而蒸发器换热量等于机组制冷量,也就是说通常冷凝器要比蒸发器换热量大些,因此空调的制热能力要差一些,也就是说在额定工况下,制冷COP值要大于制热COP值。可见,同样损失1度电,制冷量要比制热量大,或者反过来讲,在制冷量和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制热时耗的电更多,因此,为什么说制热更耗电就是这个原因。

中央空调怎样制热,中央空调制热原理其实很简单。不过,室外温度过低和小压缩机制热能力不足一直是空调制热的最大发展瓶颈。与传统分体式空调相比,中央空调平均制热量提升了20%以上,以特灵水系统为主的中央空调可与壁挂炉联动使用,全面实现制冷、制热、生活热水一体化。实际上,以壁挂炉、暖气片、地暖为主的家庭独立采暖系统的兴起正在逐步瓦解传统空调制热的形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现象仍会大量出现。

重庆中央空调|重庆大金空调|重庆大金中央空调|重庆大金家用中央空调|重庆家用中央空调|中央空调|大金中央空调  http://www.daikin-superproshop.com/

  座机:023-89315699    400电话:4000520023      QQ:2663185489  姓名:李经理

  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西路38号上海城嘉德中心2号16-5

  识别码:yyhkcn_jusha_tml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