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优力宝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主营:原装进口润滑油,原装进口机油 ,润滑油加盟,润滑油代理,进口润滑油价格
您现在的位置: 电子、电工、电气 > 仪器仪表 > 专用仪器仪表 > 厦门优力宝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法国进口润滑油代理 进口润滑油 厦门优力宝进出口贸易有限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全国
  • 产品品牌:优保
  • 包装规格:无
  • 产品数量:1
  • 计量单位:普通
  • 产品单价:0
  • 更新日期:2014-09-29 09:11:19
  • 有效期至:2015-09-29
  • 收藏此信息
法国进口润滑油代理 进口润滑油 厦门优力宝进出口贸易有限 详细信息

    


润滑油的分类发布时间:2012-10-22?        一、润滑油的分类:

?        1、矿物油

?        2、半合成油

?        3、100%全合成油

?        二、润滑油的主要构成:基础油 添加剂

?           1、基础油分为  矿物油基础油

                 
 全合成基础油

基础油种类

矿物油:也称第Ⅰ类基础油,是由原油通过物理方式蒸馏、脱蜡和溶剂精炼所得(如:汽油、航空油、柴油、石蜡、黄油、沥清等)。


第Ⅱ类基础油、第Ⅲ基础油都是在第Ⅰ类基础油的基础上进行碳氢分子重新排列加氢裂解所得,只是Ⅲ类基础油是在Ⅱ类基础油的基础上进行高度加氢裂解/催化脱蜡所得。目前中国还没有专门生产Ⅲ类基础油的企业,大部分依赖国外进口(如: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Ⅱ类基础油有50%-60%也依靠进口,更谈不上PAO基础油,所以在中国本地生产和调配的润滑油大部分由Ⅱ类油生产,所谓100%全合成油目前市面上大多也是Ⅲ类基础油调配而成。从ACEA(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所认证的角度来说,Ⅰ、Ⅱ、Ⅲ类基础油都属于矿物油,真正的100%全合成油是PAO及酯类基础油、Ⅳ类及Ⅴ类基础油。而美国API在2001年嘉实多与美孚的关于full合成油争议问题上,最终API把Ⅲ类基础油定性为合成油,由此可见欧洲对润滑油认证标准要高于美国石油协会API的标准。

合成油与矿物油对比

缺点:低温流动性差,高温极易被氧化,润滑效果易早衰退,纯度不高易产生积碳。

3、全合成基础油:目前主要有两种提炼方式:

①国内采用石蜡高温裂解,加氢制成聚α烯烃,简称PAO。

②国外在上世纪70年代已采用石油液化气加压分离出乙烯和丙烯再加氢高压聚合反应而成的叫聚α烯烃,也简称PAO。


相比之下,天燃气提炼技术提炼的润滑油,其纯度更高,几乎不含杂质,高温抗氧化能力强,油膜更稳定,能更有效防止碳和油泥的产生,大大延长换油周期,确保引擎持久如新,动力澎湃。

Ⅲ 类 油 是 否 真 正 全 合 成 油?

在2000年之前,一般只有以100%PAO或酯类为基础油的润滑油,才会在包装上印上“Full
Synthetic”(全合成)。1999年,美国消费者维权机构,Better Business
Bureau,裁定美孚对嘉实多不应在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上印上“Full Synthetic”字句的指控不成立,原因是“Full
Synthetic”在包装上是市场推广用字,而并非科学用字。自此以后,很多润滑油制造商纷纷称他们以第三类基础油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而到了今天,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小品牌,或不负责任的润滑油从业员,甚至宣称以更低质量的基础油所制成的产品为全合成油。

100% 全 合 成 油(PAO)


100%全合成油(PAO)——聚α烯烃Ⅳ类基础油,目前市面上大品牌的PAO100%依靠进口,中国无法大规模生产,即使有也是小规模的实验阶段,中石化、中石油是用石蜡、异构化而成(即用石蜡进行高温裂解,再与高压氢气聚合反应生成的PAO,也叫聚α烯烃),这与国外的PAO提炼方式有一定的差距。国外在70年代中期就采用石油天燃气或瓦斯进行液化分离出乙烯、丙烯再与高纯度的高压氢气聚合催化等复杂工艺生成大分子物质,聚α烯烃(PAO)。相比之下天燃气提炼的PAO纯度更高,几乎不含杂质,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抗酸性,更高的粘温性能(极好的低温流动性和高温性)。


厦门优力宝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 发布与 法国进口润滑油代理 进口润滑油 厦门优力宝进出口贸易有限 相关的产品
优力宝润滑油车用润滑油法国进口润滑油进口润滑油法国进口润滑油磨粉机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