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瑞尼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营:高压消解罐,酸纯化器、赶酸电热板、石墨消解仪、微波消解管
您现在的位置: 化工 > 实验室用品 > 南京瑞尼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供应食品中重金属元素镉检测专用高压消解罐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南京
  • 产品品牌:南京瑞尼克
  • 包装规格:
  • 产品数量:200
  • 计量单位:套
  • 产品单价:600
  • 更新日期:2020-08-27 15:02:16
  • 有效期至:2030-08-25
  • 收藏此信息
供应食品中重金属元素镉检测专用高压消解罐 详细信息

大米中重金属元素镉检测专用高压消解罐

  高压消解罐:也叫压力溶弹、高压釜、闷罐、消化罐、聚四氟乙烯高压罐、钢衬消化罐等。  

   典型用户:山西省太原市CDC、山西省忻州市CDC、广东省中山市CDC、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CDC、广西省南宁市CDC、广西省北海市CDC、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中科院北京植物所、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南京大学、青岛华测、北京大学                

新发布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在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上都有显着提升,力求用最严谨的标准,为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法定的技术依据。新标准规定了387种农药在284()食品中3650项限量指标,较2012年颁布实施的《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2),新增加了65种农药、43()1357项限量指标。此次新发布标准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扩大了食品农产品种类。二是覆盖了农业生产常用农药品种。三是重点增加了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的限量标准。四是新标准基本与国际标准接轨。

镉,一种重金属,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排序第48位。在自然界,它作为化合物存在于矿物质中。人体长期摄入镉会导致癌症,低剂量摄入也对健康有害。人体的镉中毒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与呼吸道摄取被镉污染的水、食物、空气而引起的。由于人自身有代谢功能,镉在人体积蓄潜伏可长达10-30年,可以导致肾脏等器官发生病变,引发骨痛病,还有可能影响下一代的健康。

  GB/T5009.15-2003食品中镉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镉的测定。本方法检测限:石墨炉原子化法为0.1μg/kg;火焰原子化法为5.0μg/kg;比色法为50μg/kg;原子荧光法检出限量为1.2μg/kg;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50ng/mL

  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该标准规定了大米中镉限量为0.2mg/kg,规定检测方法按GB/T5009.15规定的方法测定。另外,新版《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目前已通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并于2013129日在卫生部网站正式公布,该标准自201361日正式施行。

我公司对此推出高压消解罐,解决了样品消解难题。内杯可配套我单位赶酸仪后期做赶酸、前期预消解专用,广泛用于气相、液相、等离子光谱质谱(ICP–MS)、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等化学分析方法的样品前处理,食品、地质、冶金、环保、商检、化工、核工等系统,消解农残、稀土、食品、水产品等中铅、铬、砷、汞、铜、镉等重金属消解及样品前处理;

另外:进口聚四氟乙烯(TFM)材料,金属元素空白值低,铅、铀含量小于0.01ppb,无溶出与析出,其中TFM与四氟相比最大的优点:同等实验条件下,其高温反应下的抗变形性、耐渗透性以及可恢复性均优于四氟乙烯材质;

高压消解罐特点:

1、密封性好:高压消解罐的内杯凹凸榫槽设计内杯盖尖底设计,方便实验结束后样品收集。

2、安全:设计独特,做工精细,杯顶有泄气孔,安全系数高即使在温度失控的情况下,只会内杯变形,外罐不会坏;精选材质,未添加回料,洁净的加工环境,优化了加工工艺,确保极低的本底。

3、消解效率高,能力强,能消解许多传统方法难以消解的样品,适应面广。

4、内杯元素空白值低,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降低了工作强度和对环境的污染

5、内杯/外罐顺序编号,方便均等机会使用。

6、成本低,使用简便。前期后期投入少,操作简单操作人员使用前无需要培训,维护简单。

品名

规格(ml

材质

工作温度℃

压力

高压消解罐

5

内杯:实验级高纯PTFE/进口TFM

外罐:国标不锈钢

 PTFE:200

TFM:230

5MPa

10

15

20

25

30

50

60

100

200

250

500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