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类鞋子及包包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
发霉原因:
纺织品中所有纤维都支持微生物生长。然而,天然纤维(纤维素和蛋白质)比人造纤维更容易遭受病害破坏。如棉、亚麻布、黄麻还有人造丝等纤维素是容易受到真菌细菌破坏的。这些微生物产生酶素,将纤维素转化成可溶性糖代谢产物。蛋白质纤维,例如羊毛和丝绸,相对不容易受到攻击,但喜角质的真菌会以它作为食物,也会损坏纤维。此外,纺织品一般呈网状结构,容易吸引空气中灰尘,从而感染霉菌孢子,引发霉变。
危害:
霉菌生长过程中分解营养物质而生成的“废物”,或者是代谢活动中的分泌产物,如色素,会对鞋包产生再侵袭,影响或破坏质量。
1.鞋包上色素的沉积,即色斑;染色、涂饰的不均匀性;
3.对纺织品物理性质的影响,即影响纤维强度,从而破坏产品质量;
4.严重的霉斑有可能使纺织物表面霉变、脆裂,不仅影响织物的外观,而且显着降低其物理机械性能,严重影响产品的销售和使用性能。
主要霉菌:
黑曲霉、黄曲霉、杂色曲霉、黄青霉、绳状青霉、桔青霉、拟青霉、木霉、根霉、毛霉等
防霉措施:
鞋:鞋跟(特别是包层皮跟、木跟)其湿度不能超过9%,如果使用水性胶,则应该在水性胶或硬化剂中加入3%-5%的防霉剂AEM5700-L50,特别留意层皮跟涂完面油后需干燥再抛蜡,以预防打蜡后不易干燥导致霉变。
鞋带易吸潮,特别是打蜡的鞋带,鞋带必须完全干燥,其湿度不能超过8%;在绑带前先喷防霉剂AEM5700-F完全烘干后再使用(鞋带不容易喷均匀,建议加大剂量反复一次)。
发霉风险高的材料应适量喷些防霉剂做处理,以每平方英尺2克为标准。不要忘记鞋带、鞋口、鞋跟的位置。带毛里的靴要喷毛里适量为好,喷好防霉剂要完全干燥(要求不管是否有杀菌箱都得经过2分钟或2米的烤箱,温度在40-50°C左右的烘干处理)。
包:织带拉链含有大量的纤维,容易吸湿,加上自身凹凸不平,表面有很多空隙,如果裸露空气中,极容易堆积灰尘和霉菌孢子。这类材料在来料时,我们需要对其湿度进行测试,如果湿度超过12%,坚决拒收,我们建议湿度控制在12%以下(此数据参考GOODNICE防霉测试仪)。在织带拉链的储存过程中,尽量不要直接裸露在空气中,可以用PE塑料袋包装好后存放,这样存放的材料一般比直接裸露存放的材料会低3-5个湿度,同时含菌率也小了近5倍。
总:过槽型纺织防霉剂,编号:AEM5700-O-2,处理方法:通过相关计算,加入适量的防霉剂到布料后整理的水槽中与水混匀,过槽,压扎,烘干定型,从而使布料具有防霉效果。
喷洒型纺织防霉剂,编号:AEM5700-F,处理方法:用喷瓶或喷枪均匀喷洒到布料表面,表面润湿即可,再低温(55-65℃)烘干,从而使布料具有防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