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圣像的种类很多,有木刻石雕、金属铸造的,也有用绢纸画印的,这些无非都是表现佛陀的慈悲庄严,崇高伟大,令人一见就会生起仰慕之思。关于佛陀画像之始,在《大唐内典录》卷一记载:中国东汉时代秦景奉敕回月支国途中,见优填王旃檀雕像,请画师依样画了一幅,带回洛阳。皇帝见后,敕旨在西阳城门和显节陵上供养,从此丹素流传,以至于今。
另在《行事钞》中记载,当初佛陀的诸大弟子,恐后世造像无所表彰,所以请目犍连尊者携带工匠上天取图,如是来往三次,旃檀圣像雕刻方乃逼真。中国到了汉朝以后,僧伽纷往印度留学,回国时,都想把旃檀圣像请回中国供养,当时印度诸王对此圣像恭敬保护,不准圣像出境。但是佛法流通,一定要有所表征,诸王于是请画工依照旃檀圣像描绘成图。此后,随着印度佛教的兴盛,西北印度犍陀罗国、中印度摩偷罗国及南印度案达罗国,都陆续有佛像的雕刻绘画,进而渐传至全印度。西元三世纪时,犍陀罗式的佛像造形经由丝路传入中国,十五世纪再传朝鲜、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