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生态环境形势仍然不容乐观。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眼于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社会行为方式,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应围绕使地方政府承担起管理者的责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设。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企业既是市场经济主体,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主体。应发挥国有大企业的主导作用,带动各类企业调结构、转方式,实行清洁生产,走低碳、绿色、循环发展之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社会资本投资于环境保护领域的产业指导目录,推行环境服务政府购买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行业性和区域性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及时公布环境质量和企业排污信息,构建媒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社会监督机制。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开展全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赖于人民群众生态意识的觉醒和自觉行动。必须使全社会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切实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到行动上和实践中。加强以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为核心的教育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开展共建美丽中国、共享美好生活创建活动,创建美丽乡村、美丽社区、美丽校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建设环保志愿者队伍,为公众有序参与提供制度化、组织化渠道。营造生态消费的文化氛围,提倡节俭,反对浪费,使公民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趋于生态化、科学化、健康化,减少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奢侈性消费。
郑州源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工业除尘 液压成型 免烧砖机 
马经理    138- 3804-7669                      www.zzycj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