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专利申请 宁海商标注册 13056991333 林小姐
象山贤庠生态大米卖出海鲜价
信息来源:象山县科技局 作者:匿名
在本月初举办的宁波农产品展销会上,一块绿底白字的大牌子吸引了很多客商:日本“越光”大米做客在象山,每斤25元,营养很丰富。看着越来越多挤进来的客商索要资料、名片,象山丰年粮食全程机械化合作社理事长李朝品咧开嘴笑了,自己这步棋看来没走错。
2007年7月,日本“越光”牌大米首次亮相中国市场,在超市每公斤售价高达99元。由于价格过高等因素,“越光”牌大米不久之后就销声匿迹。全国很多地方的农户尝试着引进“越光”稻,但由于气候、土壤等环境制约,成功的很少,此前,我国只有东北、江苏两个种植基地种植“越光”稻获得了成功。
今年上半年,该县农技部门找到了李朝品,鼓励他引进“越光”稻。起初他有些犯难,“越光”稻是出了名的难伺候,不能打农药,也不能施化肥,必须全部实行人工化的精耕细作。抗倒伏能力、抗稻瘟病能力差,病虫害相对严重,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而且产量要低于普通水稻,最高亩产量只有350公斤左右。“可是不吃螃蟹就永远不知道螃蟹如此美味”,想清楚的李朝品下定了决心,开始尝试种植,首次他在贤庠镇碶头陈村种植了50亩。
为了打造象山最大的生态大米生产基地,李朝品还从日本进口了一批机器,“插秧机、拖拉机、烘干机,可都是日本货。”在丰年合作社里,记者见到了李朝品嘴里所说的飘洋过海来的“大家伙”,精密的仪表盘,微弱的噪音,不仅节省了人工,效率也十分惊人。
不仅如此,为了打开销路,李朝品还亲自设计了大米的包装。“不写洋文,不整那么抽象,实实在在的就行。”印有联系电话、品质规格的小丝袋包装似乎脱掉了“越光”稻进口的外衣,看起来更加平民化。目前,“越光”稻只是小面积试种,每公斤50元左右,相当于平常普通的海鲜价格。而随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或将面向市民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