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目前十分关注城市设计,已经进入到城市规划的体系当中。以往很多规划师、设计师关注形态、关注体量,注重的是空间,努力把空间环境设计提高,但不一定看到这些与后面低碳的关系。在应对气候变化的今天,如何把降低碳排放的手段跟空间城市设计的理念进行结合,结合点在哪里?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刘强说,城镇的规划和布局可能是碳排放影响的,因此首先要能有工具给出定量的判断,就是碳锁定,再来模拟制定不同的规划。以明确和解决如何让城镇化的规划定量地评估碳排放,不同的空间布局对于碳排放有什么样的影响。城市的布局一旦建好以后再改很难,锁定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更改成本非常高,所以前期的评估和设计非常重要。因此,需要这样的模拟工具,不仅仅是借助一些方法学、大数据,这是我们现在在做的工作。 另外,过去做规划的人就是做规划的人,做低碳的人就是做低碳的人,真正融合的并不多,如果要在规划里面,真正能够体现这个低碳导向,必须变成一个多目标的,要考虑碳排放。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一些部门之间的协调,现在规划部门跟其他部门有时候是割裂的,机构之间也是割裂的,融合起来,让规划形成一个多目标的规划是比较关键的。 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实现减少碳排放,是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是视野与技术的结合,所涉及的问题必然方方面面,这是其难点和挑战之所在。但应对气候变化发展到今天,必须有所突破,这就是从根本上做起,实现系统、全面、细致的城市低碳发展,这实质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经济能够保证今天的利益,先进技术可以保证明天的利益,但是绿色可以保证永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