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跨境电商市场,既有阿里、亚马逊等巨头切入,又有京东、1号店等电商零售企业抢食,还有洋码头、蜜芽宝贝、蜜淘、街蜜等新兴企业奋力奔跑。公开数据显示,从2012年至今已有超过2000家公司注册跨境电商业务。
跨境电商观察员徐鼎鑫对记者表示,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天猫国际和亚马逊大概占跨境电商市场份额的55%左右,苏宁海外购、洋码头及蜜芽宝贝等可占25%左右。徐鼎鑫认为,目前无论是巨头还是创业公司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而且海淘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只要新兴企业更垂直、更细分品类,深挖一条产品线就会有机会。“因为当下移动端已成为主战场,后进入者订单50%来自移动端,而巨头的移动端几乎是从pc端平移,没有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来。”徐鼎鑫表示。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达767亿元,2014年中国海外代购市场交易规模已超千亿元。显然,海淘行业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但是相对国内网购,跨境网购的风险更大。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跨境电商的价格战打响,可能会因为低价促销催生假货。
徐鼎鑫表示,目前欧洲汇率低,很多欧洲品牌成为海淘的热门,海外品牌商也意识到中国市场很大,但目前还处于观望状态。因为很多产品产能有限,如果国内刚需满足不了,不会盲目扩张。所以,蜜芽宝贝的保税进口自营模式看起来很“重”,但货源的风险就小很多。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根据国内外电商发展来看,自营的品控力度确实比较强,但是弊端非常明显,除了必须跨过中间环节与产品直供地、品牌厂商直接建立合作,还需要自建仓储、物流,这种模式像京东一样做国内电商是比较靠谱的,但很难复制到国际。
除了上述模式,以天猫国际为主的保税进口开放平台也是目前海淘市场的主要模式之一。这种模式成本较低,可以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带来更具价格优势的海外商品。
雅戈尔是想借金融与地产,曲线把服装做强做大。
到2007年为止,雅戈尔衬衫平均综合市场占有率12.32%,连续十二年居同行业第一。西服综合市场占有率13.31%,连续七年居同行业第一。
2007年11月6日,雅戈尔收购smart与xin ma 100%的股权,交易总额1.2亿美元。根据公告,smart是全球知名服装生产、销售以及品牌代理企业。xin ma是与smart相关的、原在美国的库存和应收账款等资产。理论上,收购之后雅戈尔将会成为世界最强的服装企业之一。
但正如2002年雅戈尔大举进入地产一样。这起并购前的几个月,雅戈尔成立了两家子公司:宁波雅戈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雅戈尔投资有限公司,前者是vc,后者则更像pe。这不能够不让人警惕。
自此,我们终于明白,雅戈尔所做的一切,原来是要建立一个三层业务链的增长方式,现金流业务是纺织服装,增长业务是房地产,种子业务是金融投资。
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公司都是在自己的主业内,寻求三层业务链,比如国外的可口可乐通过区域扩张,宝洁通过品牌经理体制,延续产品生命周期!
雅戈尔怎样才能轻盈地跳出传统产业,在高利润的房地产与金融投资业务之间起舞?
总裁李如成对此也有回答:“做任何投资,都要对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进入哪一个阶段有判断。能不能投?风险在哪里?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去把握。”
道理原来如此简单,原因就是他对中国国情的把握。那中国的所谓发展阶段又是什么意思呢?那不就是利用中国发展不成熟,利用转型社会期间的机会来赚钱吗?这种游戏,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间,重复过多少次了?
远的如健力宝把握运动功能饮料机会,长虹把握彩电向大屏幕升级的机会,近的如顺驰把握房地产的机会,不都是靠机会成功的游戏?机会不是不可以抓,只不过是如何抓?
在这一点上,我建议雅戈尔好好研究一下ge。
ge是如何增长的?全球的大部分公司做多元化都失败,凭什么ge能够成功?对比之下,可能就会明白一个道理,利润与风险永远都是一个问题的两面,高利润永远对应着高风险,多元化本质上是一个能力问题。就像学外语,学多门外语就是多元化,专业化就是学一门外语。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学一门外语?道理很简单,学好多门外语,本质那是能力问题,不是机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