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于2012年,如今销售规模(本财年)已达10亿~20亿日元,今后将继续作为全球业务的主要环节得到重用。
日清纺集团正通过积极投资来扩大生产规模。包括纺织业务的NIKAWA TEXTILE公司、织布加工的NISSHINBO INDONESIA公司、缝制加工的NAIGAI TEXTILE公司的3家企业在内的2014财年销售额合计可达140亿日元,利润预计增加20%。今年起,NIKAWA TEXTILE公司引进了自动落纱机、倍捻机、小型精纺机9000锭等机器,织布车间也增设了30台喷气织机,实现了300台织机的规模。NISSHINBO INDONESIA公司增设了树脂加工机,还计划将美和工厂的染色加工设备搬至当地,预计到2016年,面料产量将从月产220万米增至300万米。制服用途面料及面向欧美市场的衬衫面料销售状况颇佳,形态稳定加工的APOLLOCOT面料的生产也将于明年8月左右开始启动。NAIGAI SHIRTS INDONESIA公司受益于2012年引进的制服缝制设备,销售额及利润都实现了2位数的增长。APOLLOCOT衬衫的生产也很稳定。预计2015财年,集团将实现销售额增长10%,利润翻倍。
KURABO集团的纺织子公司KUMATEX,利用其能提供高品质弹性材料的优势,加强在印度尼西亚国内的销售活动,并计划推出面料及成品的原创品牌,以提高知名度。由于印度尼西亚国内需求量暂缓、销售低迷及成本上涨,预计本财年企业的销售额将有所增加但利润将会减少。为此,公司进行节能方面的投资,引进了自动落纱机及新锅炉等设备。销售方面,公司雇佣当地的销售人员,致力于市场营销活动,继去年推出灯芯绒风格的弹力材料aurora后,还积极推动当地原创材料的开发。此外,公司还注重开发独有的销售模式,除在印度尼西亚开始面向日企销售一部分制服以外,还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牛仔服装及休闲服装展,展出了aurora面料。
合成纤维、染色企业 扩大销售构建垂直供应链
东丽集团在印度尼西亚国内销售方面加大了力度。以生产涤棉混纺织物为主的CENTURY TEXTILE INDUSTRY公司(简称“CENTEX”)与生产涤纶人造丝混纺织物为主的Indonesia Synthetic Textile Mills公司(简称“ISTEM”)正式开始了面向印度尼西亚国内SPA(制造零售业)的面料供应,并构建了符合少量、多品种、短交期的生产体系。Toray Industries Indonesia公司社长石村昭彦表示,公司将不断增加能直接与SPA挂钩的联合缝制加工业务。在加强与缝制加工企业的合作方面,与Toray International公司的合作很关键,公司计划利用Toray International目前使用的外部缝制工厂,构建从材料至商品的垂直型供应链。
TKI公司从事织造及染色业务,STG公司从事缝制加工业务,东洋纺集团综合利用二者优势,构建从材料到缝制的一体化模式。在运动衫等商品方面,东洋纺拥有实际业绩,从去年起负责销售的东洋纺印度尼西亚公司,不仅能作为面向日本的生产销售窗口,还能在当地进行销售,这将带来“海外生产,海外销售”业务规模的扩大。与此同时,TKI等公司的设备投资仍在进行,工厂去年增加了3台染色机,并引进了高针数圆筒编织机,月产量最多可达140吨。STG工厂也引进了特殊缝纫机等,加强满足逐年变化的客户需求。今后集团将在运动材料的开发优势基础上,开发制服、睡衣等用途的商品,并充实丙烯酸纤维exlan等材料种类,不断提高功能材料的认知度,发挥材料的开发力。
Unitika集团的棉纺织及染色一体化子公司Unitex,正在进行双层结构纤维PALPA的生产转移,以不断提高当地产品的性能。本财年在选择与集中的基础上,通过集团内合作进行的坯布生产转移也为收益的改善贡献了力量。预计本财年销售额将与去年持平,但利润将大幅增长。同时,公司还将继续进行每年2亿日元左右的设备投资,用来稳固收益体系。从销售额的组成来看,约30%来自纱线及坯布的销售,其余来自加工面料的销售。本财年,公司将对纺纱及织布设备进行更新。现有织布设备224台,其中宽幅设备有50台。2020年前,除保留一部分原设备之外,其余均将更新为宽幅机器,为此,今年企业引进了12台最新型号的喷气织机。纺纱车间也引进了自动落纱机及络筒机等设备,用来增加产量提高效率。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公司重新研究了原料成分,并再次审核了助剂单价。此外,PALPA面料方面,由于印度尼西亚国内在衬衫及制服上使用的订单不断增加,因此将从目前的2个系列增至明年的3个系列,并扩大与UNITIKA TRADING合作的色织物的业务规模。
东海染工集团的子公司TTI,本财年上半年,通过运转从日本转移至印度尼西亚的素色染色设备,生产能力大幅提高,达到了增收增益的目的。此外,除印花商品,中厚裤装的染色加工也颇受好评,9月份印花及素色染色的面料月产量合计达380万码(约合347万米),并计划尽早扩大至420万码(约合384万米),并且其中80%均面向印度尼西亚国内销售。据东海染工社长八代芳明介绍,TTI将在明年成立25周年之际,扩大与国内SPA的合作。此外,辰巳织布公司的技术指导也显露成效,据悉,5~6家工厂得到了技术指导,现均已进入正轨。再加上当地生产的坯布质量不断提高,按现有水平,公司已能生产男裤材料等更高品质的产品。
商社 加强合作发挥成本优势
大多数商社认为印度尼西亚客户数量没有变化,已趋向稳定。中部爪哇地区,存在能发挥成本优势的工资体系,订单批量大,可展露企业竞争力。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原料品种缺乏,需要日系原料厂家参与当地企业的技术合作,构建能发挥一站式生产优势的体系。
丰岛公司在当地具有法人资质的TYSM INDONESIA,因下半财年棉花价格下滑,呈观望姿态,纱线的国内销售也较为低迷。但加工面料及坯布的销售业绩弥补了其他业务的不足,预计销售额虽有下滑但能够确保利润。从业务构成来看,棉花占35%、纱线及面料占50%、成品占15%。除了印度尼西亚国内一体化生产的产品之外,通过东盟各国合作生产的产品也有增加。据悉,公司根据交货期,对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各个环节进行掌控的优势发挥了作用。公司今后将扩大独有性的TENCEL业务。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