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一年过去,年底大家总是要来验收一下成绩的。时尚圈虽说今年是百家争鸣,卯足了劲各显神通,不过今年的时尚产业却依旧不景气,甚至有些品牌走到了最危险的时期。根据全球最大的轻博客网站Tumblr的年终数据显示,2014年被重复发布最多的品牌竟然是Nike,它打败Chanel成为了014年大家最想拥有的品牌。所以说,无论你在时尚领域的地位有多高,还是得看看消费者稀罕不稀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14年大家最想拥有的品牌前10名都滑落谁家,小心大跌眼镜。
 
Adidas球鞋
 
Adidas球鞋
NO. 10:Adidas
Adidas的三条杠运动鞋一直是经典的象征,贝壳头和扁平的鞋身无论搭配任何衣服都合适,在运动风盛行的当下,Adidas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永恒。
2014年,美国纺织行业继续增投扩产,然而工厂用棉量能否达到市场预期的目标令人担忧。根据美联储的报告,11月美国工业产值数据好于预期,同比上涨5.2%,其中手工制造业上涨4.8%。当月,纺织品产量指数为80.8(以2007年的产量为基数100),同比增长2.9%,连续11个月出现上涨。,产量攀升至33个月以来最高点。     
从过去二十年的数据来看,美国工厂用棉量与纺织品产量的变化基本一致。本年度,USDA对美国工厂用棉量的预测是82.7万吨,同比增长7.0%。实际上,纺织品产量持续增长,但增幅逐渐缩小,因此我们对美国棉花消费量能否达到USDA预期表示怀疑。
新技术和新材料正在代替生活和艺术品,成为服装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而要让这种新灵感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设计师们的工作模式也要改变。
Luigi Maramotti是Max Mara的主席及Max Mara时装控股集团副主席,Max Mara是其父亲于1951年在意大利创立的时装品牌。
C=CBNweekly
M=Luigi Maramotti
在时装行业,设计师的创造力对一个品牌的成败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眼下,人们在时装秀上远不仅仅是寻找他们需要的东西,而是希望品牌和设计师给他们带去更多惊喜和新鲜的刺激。因此,如何让设计师拥有源源不断的灵感,让他们能够持续地创造独特的设计,也是一个时装品牌的经营者亟需考虑的问题。在Max Mara的主席Luigi Maramotti看来,不再让设计师单打独斗,而是把他们与技术研发人员组合成团队一起工作,让新技术和新材料有足够的机会激发设计师的创造力,并将最终的产品设计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上。
C:在Max Mara,你们是怎样理解设计对于时装业的重要性的?
M:你要分清设计和装饰这两件事的不同。很多时候,人们会把衣服上的装饰认为是设计,但事实上那只是为了让衣服更闪亮动人而加上去的东西,并不属于设计。设计,应该是跟研发、创新这些东西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创造性的研发手段,使得产品变得更有设计感和新意。我们在设计上一方面重视服装的整体效果,一方面看重材料的运用。所以,我们会定义自己是一个重视研发的设计型品牌,而不是一个强调市场营销的公司。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也更愿意将设计师放到团队中去展开他的工作,通过其他研究材料、图案、颜色等领域的技术人员的集体智慧,让设计师不是仅凭自己的想法去完成设计。那些材质独特的衣服,通常就是先有新材料的研发成果,设计师再以此获得灵感去设计出来的。
C:在你看来,时装产品的设计是否应该去迎合消费者?
M: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并不是时尚品牌应该去做的。我不喜欢把我们的产品定义为消费品,它们是需要不断地向前发展的。因此我们在设计和生产产品时,一方面忠实于我们自己的研究,一方面也是更多考虑品牌的价值,而不是单纯满足顾客的想法。尤其当我们所做的产品是针对女性的服装时,它必须是独特的、唯一的,能够满足梦想、诠释思想的,而不是简单地迎合她们的品味。人们每年去时装周看秀,并不是因为觉得自己需要什么而去那里找什么,他们更多的是去看今年有什么新的设计和想法,能够提供一些独特的东西。我说的“新东西”,不仅是你能看到的设计上的创意和细节,也包括新技术、新材料在设计方面的应用。你要给顾客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看得到的惊喜,那些他们甚至都不容易觉察到的设计点,其实也十分重要。
C:你们如何去考虑是否要新增一个副线品牌或者产品线的?
M:最主要的决策依据还是来自我们与顾客沟通获得和收集的信息,包括商店的一线销售员那边反馈的信息。比如几年前,我们在副线品牌’S MaxMara开始推“The Cube”羽绒服系列,有很多客人告诉我们喜欢这种很轻柔的材质,但它们在设计上不够女性化。于是我们就根据这样的反馈,设计了更为女性化的产品。现在我们也在研究在新一批开业的商店中,针对更年轻和活泼的人群做一些专门的设计。当然,这些决定性因素通常也不是恒定的,我们也有过一些因为在设计过程中不是特别确信某个东西能否成功,或者出来之后是否有用,最后就放弃的情况。
C:你认为奢侈品及时尚品牌在品牌和产品的扩张上经常会走入什么样的误区?
M: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扩张太快,以为只要品牌扩张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市场机遇,急于求成。但现实通常不是这样的。我们认为,要开发新的产品或建立新产品线,一定要建立在研究和理解的基础上。比如我们建立鞋和包的产品线花了15年的时间,买了相关的工厂,也有了自己的技术研发基础,在经历了很多产品生产、商业活动之后,才觉得已经足够掌握和理解这两个领域了。所以,一定不能是觉得一有机会就着急去开拓新的领域,这样很容易肤浅地停留在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