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防雷、防静电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解决工程的接地问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何准确的控制降阻剂的用量,做到即能达到工程的设计要求,又能不造成材料的浪费,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    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地质条件,根据土壤电阻率高、低,我们可用下列方法来计算出接地电阻以及降阻剂的用量: 
垂直接地体接地电阻值计算: 
R=ρ/2πL?1n?  4L/dk(?) 
式中:ρ——原土壤电阻率(??m) 
L——接地体长度(一般为2-3m) 
d——接地体等效直径 
当每米降阻剂用量10-15公斤时,系数K的取值如下: 
ρ≤100??m时,K=10;  100??m<ρ≤300??m时,K=20; 
300??m<500??m时,K=25;500??m<ρ≤800??m时,K=30; 
800??m<ρ≤1000??m时,K=35  。 
水平接地体电阻之计算: 
R=ρ/2πL?1n?L2/dk(?) 
式中:ρ——原土壤电阻率(??m) 
L——水平接地体长度(m)(L≥20m) 
d——接地体等效直径(m) 
构成上述接地体时,埋入降阻剂中的金属接地件,如使用圆钢,直径d应大于10mm;使用扁钢时,应大于或等于40×4mm。 
当每米降阻剂用量为9-12公斤时在上述ρ值为100、150、200、250、300  。 
闭合均匀水平接地网(设施居于网内),当网面积S>100m2时,则: 
R#=0.5ρ/(√s  ?K  ) 
式中:R#——地网接地电阻(?); 
ρ——校正后的土壤电阻率(??m); 
S——地网面积(m2); 
K——降阻系数取1.5  。 
      在降阻剂的使用过程中,降阻剂使用后在24小时内能完全固化。不会被雨水冲走或流失;降阻剂的保水量40%以上,这就为降阻剂的长期稳定地降低接地电阻创造了条件。同时,降阻剂的吸水性良好,其吸水性能可比沙质土壤高6倍,使其能随时补充干旱失掉的水分,这一特性在北方多旱少雨的气候条件下最能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