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又名绒花树、夜合花。因昼开夜合故名夜合,合欢作为观赏植物。原产中国、日本、韩国、朝鲜。 合欢,落叶乔木,树冠开展;小枝有棱角,嫩枝、花序和叶轴被绒毛或短柔毛。托叶线状披针形,较小叶小,早落。二回羽状复叶,总叶柄近基部及最顶一对羽片着生处各有1枚腺体;小叶线形至长圆形,向上偏斜,先端有小尖头,有缘毛,有时在下面或仅中脉上有短柔毛;中脉紧靠上边缘。头状花序于枝顶排成圆锥花序;花粉红色;花萼管状,花冠裂片三角形,花萼、花冠外均被短柔毛。荚果带状,嫩荚有柔毛,老荚无毛。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合欢头状花序皱缩成团。花细长而弯曲,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通常栽植于庭园中或为行道树。 合欢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但不耐水涝。生长迅速。合欢性喜光,喜温暖,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及轻度盐碱,对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