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
      真空断路器
      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
     
      。发展简史 1893年,美国的里顿豪斯提出了结构简单的真空灭弧室,并获得了设计专利。
     
      1920年瑞典佛加公司第一次制成了真空开关。1926年美国索伦森等公布的研究成果也显示了
     
      在真空中分断电流的可能性,但因分断能力小,又受到真空技术和真空材料发展水平的限制
     
      ,尚不能投入实际使用。随着真空技术的发展,50年代美国才制成第一批适用于切断电容器
     
      组等特殊要求的真空开关,分断电流尚停在4千安的水平。由于真空材料冶炼技术上的进步和
     
      真空开关触头结构研究上所取得的突破,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始生产15千伏、分断
     
      电流为12.5千安的真空断路器。1966年试制成15千伏、26千安和31.5千安的真空断路器,从
     
      而使真空断路器进入了高电压、大容量的电力系统。80年代中期,真空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已
     
      达100千安。 中国从1958年开始研制真空开关,1960年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开关整流器厂共
     
      同研制成第一批6.7千伏、分断能力为600安的真空开关 随后又制成10千伏、分断能力为 1.5
     
      千安的三相真空开关。1969年华光电子管厂和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制成了 10千伏、2千安单
     
      相快速真空开关。70年代以后,中国已能独立研制和生产各种规格的真空开关。
      真空断路器通常可分多个电压等级。低压型一般用于防爆电气使用。像煤矿等等。
      ●故障现象
      ●根据故障原因的不同,存在如下故障现象:
      (1) 断路器远方遥控分闸分不下来;
      (2) 就地手动分闸分不下来;
      (3) 事故时继电保护动作,但断路器分不下来。
      ●原因分析
      (1) 分闸操作回路断线;
      (2) 分闸线圈断线;
      (3) 操作电源电压降低;
      (4) 分闸线圈电阻增加,分闸力降低;
      (5) 分闸顶杆变形,分闸时存在卡涩现象,分闸力降低;
      (6) 分闸顶杆变形严重,分闸时卡死。
RMVS1(即ZN63A)真空断路器是户内高压开关设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只要在断路器技术参数范围内,它就可以保证安全,可靠的运行于相应电压等级的电网中。该产品可在工作电流范围内进行频繁的操作或多次开断短路电流;机械寿命可高达20000次,满容量短路电流开断次数可达50次。它适合重合闸操作并有极高的操作可靠性和寿命。它在开关柜内的安装形式既可以是固定式,也可以是可抽出式,还可安装在框架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