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自然体系中城市大气氮吸收
大气中氮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在森林等自然体系中以自然源为主,而城市大气氮则以人为源为主,比如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活动中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 NOx,农业
活动、废水和人畜排泄物释放的NHy等[1,2]。 不同来源氮的同位素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应用氮同位素可以辨识不同的大气氮源3。 由于工农业的 快速发展,过量的含氮化合物
向大气迁移。 大气氮循环受人类干扰而失衡,是导致酸沉降的主要因素之一[4]。 大气中的氮通过沉降输入地表生态系统,从而影响其结构、功能 和演化[5,6]。关于大气
氮沉降,国内外已从多方面开展研究。在物理监测方面,有对雨水、气溶胶的分析及同位素组成的测定[7 ~10]。 在生物监测方面,Press 等[11]早在1986 年就已开展过关
于氮沉降量增多对影响苔藓生长的研究。 苔藓氮同位素也被应用于示踪城市大气氮源,并被证实为指示大气氮沉降的可靠工具。 关于响应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应用松
针、樟树等指示氮沉降和氮源[15 ~17]。 研究高等植物叶片 δ15N 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还可帮助认识植物对大气氮的吸收机制,理解大气-植被系统-土壤的氮循环,分析大
气氮的生物可利用性及其影响[18]。本研究对象为法桐,因其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便于不同区域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法桐叶片氮含量及稳定氮同位素的分析,探讨其季节
变化规律及对大气湿沉降氮的响应,从而指示氮源的变化和污染程度,研究大气湿沉降氮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 后者的响应和反馈机制,对于合理制定政策措施以保护生态系统的
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ttp://www.fatong56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