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使用要注意清洗,但很多油罐使用者在平时的油罐使用中容易忽略的问题。目前,国内油罐的清洗重要依靠人工,人工油罐清洗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油罐清洗劳动强度大,施工周期长,安全性差,原油回收率低,污染环境等问题。国际上原油储罐清洗系统(COW)开发于20年前。该技术是国际上开发研制的陆上石油储罐清洗系统,并获得了有关专利。在东南亚、欧洲、中远东及东南亚等地区的石油储罐清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迄今为止,已采用该工艺技术成功的清洗了800余座储油罐。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在陆地上储油罐清洗应用方面,COW原油清洗系统居世界领先水平。
        油罐随着我国大型石油储罐的大量建设和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人工清罐已不符合环境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淘汰人工清罐是历史的必然。 清罐周期短,停罐时间短。 COW工艺方法主要使用机械清洗,它不受储罐沉积物量、油罐大小和天气的影响, 因此效率高, 施工周期短,而人工清洗受以上几个方面影响很大,随着淤渣量的增加,清洗时间也较大幅度的跟着增加。以10万方油罐为例,一般情况下,用COW方法清洗,停罐时间仅15天,而人工方法约两个月。
        油罐不直接用蒸气或热水加热, 不影响原油的质量。 传统的人工清罐法是用大量蒸汽“蒸罐”, 让凝油直接与蒸汽接触,使凝油融化,使轻质组分流失,从而破坏了原油的质量。而COW 方法是靠清洗油冲击沉积物,由于稀释、溶解和扩散作用,回收的原油不会在短期内形成沉积物。回收的原油中,不增加含水量,含蜡量降低,不含砂或杂物。
(九)静电接地线  
    静电接地线是将油罐各个部位积存的静电荷及雷电感应作用产生的电荷导入大地,避免放电产生火花,防止油罐爆炸着火,保护油罐安全的一种防护装置。  
    (十)避雷针  
避雷针是用来防止油罐遭受直接雷击着火的防雷装置。直接安装在油罐上的避雷针,其尖端要比呼吸阀至少高出5m,而且油罐的最高点要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若是一组或多组油罐的油罐区,它可根据油罐的具体位置,通过计算,设置单支或多支单根避雷针,使油罐区的所有油罐都处于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