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自信,所以成功!朱经理:13911638281 地址:北京朝阳区华亭嘉园E6A,网址:http://www.bjkby.net.cn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 反渗透技术通常用于海水、苦咸水的淡水;水的软化处理;废水处理以及食品、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的提纯、浓缩、分离等方面。此外,反渗透技术应用于预除盐处理也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使离子交换树脂的负荷减轻松90%以上,树脂的再生剂用量也可减少90%。因此,不仅节约费用,而且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反渗透技术还可用于除于水中的微粒、有机物质、胶体物,对减轻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延长使用寿命都有着良好的作用。 膜过滤反渗透分类: 滤纸 (只有离子可以通过) 半透膜 (离子、蛋白质可以通过) 全透膜 (所有物质都可通过) 2膜过滤反渗透实际应用编辑: 膜过滤技术正开始在各种设备中频繁使用,尤其是在气液过滤网这样的设备中。而膜过滤技术在实际的运用中有哪些分类? 超滤 所谓的超滤就是指在一定的压力下,含有小分子的溶液经过被支撑的膜表面时,其中的溶剂和小分子溶质会透过膜,而大分子的则被拦截,作为浓缩液被回收。海德能超滤膜过滤粒径在5——10nm之间,操作压力在0.1——0.25MPa之间。 纳滤 纳滤是一种在反渗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膜分离技术,纳滤膜的拦截粒径一般在0.1~1nm之间,操作的压力在0.5~1MPa,拦截的分子量为200~1000,对水中的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小分子具有很好的分离性能。 反渗透 反渗透也可以称之为高滤,是渗透的一种逆过程,通过在待过滤的液体一侧加上比渗透压更高的压力,使得原溶液中的溶剂压缩到半透膜的另一边。反渗透膜的过滤粒径在0.2——1.0nm之间,操作压力在1~10MPa之间,反渗透的过滤原理一般有以下几种: 微滤 微滤是一种以静压差作为推动力,利用膜的筛分作用进行过滤分离的膜技术之一,微滤膜的特点是其中整齐、均匀的多孔结构设计,在静压差的作用之下小于膜孔的粒子将会通过滤膜,比膜孔大的粒子则被拦截在滤膜的表面,从而实现有效的分离。另外,微滤膜是均匀的多孔薄膜,厚度在90——150μm之间,过滤的粒径在0.025~10μm之间,操作压力在0.01~0.2MPa之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