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以前,由于烧结设备容量较小,绝大多数烧结厂使用的篦条以普通灰铸铁为主。灰铸铁篦条的使用寿命短,消耗量大,这是由于灰铸铁在氧化时,表面形成铁的氧化膜,氧化膜由外向内依次是Fe2O3、Fe3O4及FeO,层氧化膜厚度比例约为1:4:95,灰铸铁氧化膜内较厚的FeO氧化层,含有大量的空穴,金属及氧原子很容易通过FeO进行扩散,而且表面的Fe2O3层很容易剥落,所以灰铸铁的表面氧化膜不具备保护作用,使用性能很差。 后来在灰铸铁篦条中加入了Si元素来提高抗氧化性能,在加入Si之后,铁的氧化膜结构发生了变化,原生成FeO层内形成富含合金元素的较为致密的(FeO)2SiO2氧化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氧化,与普通灰铸铁篦条相比,抗氧化性略有提高。含硅铸铁抗氧化性能随着Si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Si含量的增加,铸铁的强度随之降低,我国在灰铸铁基础上研制了中硅耐热铸铁篦条,硅含量控制在4.5%——-5.5%。但是,灰铸铁中的石墨基本上是连在一起的,成为氧进入金属中的通道,又加快了氧化速度。目前已经很少使用灰铸铁篦条,基本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