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必要性 全面质量管理
强烈地关注顾客。从现在和未来的角度来看,顾客已成为企业的衣食父母。“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正逐渐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顾客价值,其主导思想就是“顾客的满意和认同是长期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关键”。为此,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必须把以顾客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中,即从市场调查、产品设计、试制、生产、检验、仓储、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牢固树立“顾客第一”的思想,不但要生产物美价廉的产品,而且要为顾客做好服务工作,最终让顾客放心满意
认证”一词的英文原意是一种出具证明文件的行动。1986中对“认证”的定义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
举例来说,对第一方(供方或卖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第二方(需方或买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第三方既要对第一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认证”。
这就是说,第三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效。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绝对的权力和 威信,必须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没有经济上的利益关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
实现全面质量管理需要从确定方针和目标到制订实施方案和贯彻执行,形成一个全面质量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反馈和对信息的分析研究,确定下一步的方针和目标。这个系统由计划(P)、实施(D)、检查(C)和处理(A)四个要素组成。这四个要素需要不断地循环进行工作,才能不断提高质量。计划:应用预测技术对市场产品质量需求等进行预测,经过分析研究,确定质量管理目标、项目和相应的管理方案。实施:根据预定的目标和经过优选的方案,组织具体部门和人员实施。检查:检查方案的实施情况,评价工作成果,找出问题。处理: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采取相应措施巩固成绩,防止问题再度出现。同时,将本次循环中的问题提出,以便转入下次循环解决。
产品认证主要指产品符合技术规定或标准的规定。其中因产品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所以产品的安全认证为强制认证。目前主要有三个安全体系:欧洲安全体系以IEC和EN——欧洲标准为基础,由欧洲电器科技标准委员会颁布—CNELEC。欧盟对玩具、锅炉、建筑用品、通信设备等20多类产品实行安全认证并要求加贴CE安全合格标志,否则不得在欧盟市场销售。北美安全体系主要有美国UL认证——CSA——加拿大标准协会认证。日本安全体系由强制性(电器甲类产品)T标志和推荐性(电器乙类产品)S标志组成。日本的JIS认证涉及土木建筑、机械、电器、汽车、铁道、船舶、钢铁、化工、纺织、矿山、医疗器械等几十个行业。还有对产品实行合格尤其是质量进行认证,这种认证是自愿基础上的。
体系认证是指确认生产或管理体系符合相应规定。目前最为流行的国际体系认证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行业体系认证有QS9000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TL9000电信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还有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等。目前美国正在实施“社会责任管理系统”(SA8000)认证,把人权标准与进口贸易结合起来。一些国家还实行使馆认证,由外交官及其授权机构在涉外文书上确认其在本国公证机关或某些特殊机关的印章或该机关主管人员签字。经过认证的证书具有域外法律效力,可为文件使用国有关当局所承认。由于所需时间长(阿根廷20天、沙特25天等)费用较高,加上缺乏相应国际协定监督,使馆认证已经成为TBT而被广泛运用于国际贸易,除中东、南美、非洲等地区一些国家外,一些欧美国家也正在加入这一行列中来
为了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加强基础工作。基础工作主要包括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质量教育、质量责任制和信息工作等。利用电子计算机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以收集、处理、储存、检索、传递和更新质量管理所需要的数据和资料,是企业实现系统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的全面性,决定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应当包括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四个过程的质量管理。详情咨询:许小姐 15950015853 0512-6597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