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原煤仓出口尺寸  
    在颗粒体运动学的理论表明,对于干颗粒,满足不结拱的料仓开口度尺寸至少为颗粒特征尺寸的3 倍,而湿颗粒则要求料仓开口度至少为颗粒特征尺寸的4 倍。虽然料仓在设计上尽量考虑堵塞的因素而加以防止,但是,由于诸如原煤等物料来自不同的矿点,杂质含量、粘度也不同,另外雨季时物料潮湿容易粘结,冬季寒冷容易冻结,特别是随着煤中水分的增加,煤的团聚性急剧增大,煤在原煤仓内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受到仓壁的挤压力越来越大,本来松散的颗粒被挤压团聚,特征尺寸变得很大,当煤团的特征尺寸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堵塞就会发生。另外,潮湿的煤在下料口内仓壁上的沾污板结也使得下料口变得日益狭窄,堵塞的几率随之增加。因此对于一个设计好的料仓来说,几乎无法全天候防止物料堵塞的发生。
加强入炉煤水分的控制
  燃煤由于外在含水量高,或者季节性、地域性多雨等原因引起煤质外在水分剧增,则会有很高的粘性,极易发生堵煤。为了减小其外在水分的含量,可以在设计阶段配置足够的干煤棚容量;在运行阶段保证有序堆放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干煤棚的实际存煤量,保证煤入炉前充分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