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降温方法的设计 温室是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设施,通过人为的调控,温室内部形成的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适宜气候条件,以满足作物的生产需要。在温室的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在设计之初从实际运行的角度对温室的各种环境控制方法作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以科学的态度作出认真的设计和选择,是影响到温室种植企业后期投资收益的重要因素。 温室降温是温室环境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降温所使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具体要依据周围环境的条件、作物生长所需条件、温室结构、覆盖材料的种类及配套设备的完备程度而定。下面就温室降温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 一、自然通风 温室基本降温方式为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降温。前者为温室周围或顶层留通风窗(侧窗与天窗),当室内温度由于日照而提高时,热空气会因密度降低而上浮由天窗溢出,而外界空气由侧窗流入造成对流,当温度差异愈大时其流速愈快,但室温仍将大于外温。 自然通风在冬天效果最好,因为此时内外空气的温差最大。当天气很热时,内外的空气温差就很小,甚至不存在。事实上,当你最需要通风的时候往往是自然通风最小的时候。若通风是外界风所引起,则较温暖的地区,使用自然通风应有较佳的效果。 对于自然通风,在结构的设计上有以下几个因素要考虑: (一)、屋檐高度 对于全靠自然通风降温的温室而言,如果没有其它降温措施,则屋檐应设计高一些,建议采3.5m以上,若有配合其它降温措施如外遮阴、风机、喷雾等,则屋檐高度可降低,但仍有其低限,以维持在3m以上为宜。 (二)、屋脊形状 对于锯齿形及其类似结构,由于其开窗位置位于屋脊最高处,上升的热空气可以顺利地排出室外,实现空气的自然流动。 (三)、顶窗的通风口面积 对于靠自然通风降温的温室而言,顶窗的通风面积应满足基本的换气量的需要。对于顶窗形式宜采用连续开窗或全开屋面的方式增加通风口的面积,达到良好的降温效果。新型的全开屋面温室的通风面积可达到温室投影面积的100%,使室内外的温差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