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摄影与散文创作 新春开始,看到作家 陈长吟 的两篇摄影文章,拿来放在这里与商洛的橡友们共同学习。 因为上班有事,就暂不一一回帖了。 祝橡友们新春快乐,牛年牛牛牛! 艺术摄影与散文创作 (在某摄影俱乐部的演讲) 陈长吟 在文学领域,小说偏重叙事写人,可以鸿篇巨制;诗歌擅长抒情呐喊,要求节奏短快;散文则宜于描写事物,提倡精炼简约。 若将摄影来对照,纪实摄影接近小说,追求题材的故事性;抽象摄影类似诗歌,讲究形式的变化;而艺术摄影就如同散文了,需要感觉上的精雕细刻。 当然,任何比喻都是牵强的,这只是大体上的划分,。现在,艺术上有一种边缘交叉、模糊界限的趋势,但基本倾向还是存在的。 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有时候需要一种牵强,它能够提供阐述的方便和表达的捷径,洞开切入的角度。 总的来说,散文创作一般不须太复杂的题材,一般文字也不会太长,但必须在有限的篇幅内,将作者的思考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因此,散文作家常常在语言运用上狠下功夫,既要大刀阔斧又在惜墨如金,既要渲染氛围又要直指核心,既要明白晓畅又要耐人寻味。所以说散文是语言的艺术,散文家是雕琢语言的工匠又是玩弄语言的魔术师。从大范畴上讲,一切文章都是散文,似乎人人都可以写来,但写好并不容易,所谓易曲难工是也。此类艺术还有书法与摄影。用毛笔写字嘛,大家都会,可写出水平来就不那么简单了。照相机也一样,如今普及到家家户户,谁拿在手里都会按快门,但拍出一张好的艺术作品绝非易事。艺术摄影家都在苦心探求:如何在纷繁的景象中发现有意义的画面?怎样选取不凡的构图,达到什么样的光影效果等等?在摄影家手中,镜头是笔,存储材质是纸,光影变化结像就是语言了。作品的优劣,就看你将手中的工具能否发挥出特色,运用到极致。艺术摄影与散文创作一样,都是受到局囿的艺术,都是有节制的艺术,都是注重语言技巧的艺术,都是平淡中见精深的艺术。 细致说来,艺术摄影与散文创作,还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共同处及不同处。 共同处为: 一是都需要独特的观察视角。散文由于篇幅的原因,得在挖掘内涵上下功夫,切忌言之无物。艺术摄影大多也是单张(不排除现在兴起的组照)画面,图象的信息量包容量以及想像空间十分重要。 二是都偏重于题材的片段。散文常常描述生活中的细节,以此引发联想和情思,不必面面俱到。艺术摄影的焦点也截取的是景物的横断面,通过瞬间的画面来透视影像背后的丰富的生活含量。 三是都追求一种意境和韵味。散文要淡而有味,摄影要平中透奇。浅显直白,一眼看穿,没有美感,缺乏回味,是艺术摄影和散文创作的大忌。 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载体,自然会存在着不同之处: 其一为创作工具及手法不一样。散文用文字语言,摄影用光影图象。散文是从一点感受出发,通过丰富的联想来强化主题,善用加法。摄影是只抓取一部分很小的画面,排除掉庞杂的环境背景来突出主题,善用减法。 其二为阅读方式和领受效果不一样。散文由理性的文字构成,需要读者通过思惟来理解内容。摄影是富有冲激力的画面,读者通过直观来感受内容。 其三为表现形式各有一定的局限。散文虽然叙述自由,但作家描摹自然状写世态时常常会感到笔不从心,与真实情景有距离。摄影尽管色彩强烈、画面逼真,但影像会显得单薄平板,缺少全方位的立体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