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国润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加油站输油管道、衬塑管道
您现在的位置: 建筑、建材 > 管件管材 > 其他 > 洛阳国润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保山市隧道逃生管规格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洛阳国润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产品品牌:国润新材
  • 包装规格:800mm*30mm
  • 产品数量:0
  • 计量单位:kg
  • 产品单价:0
  • 更新日期:2019-03-13 16:10:48
  • 有效期至:2019-04-13
  • 收藏此信息
保山市隧道逃生管规格 详细信息

超高分子聚乙烯逃生管道规格


银西高铁计划于2020年底全线通车,届时从银川到西安将由现在的14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宁夏将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极大提高旅客出行的服务水平和运输能力。

据了解,中铁上海工程局承建的银西铁路甘宁段惠安堡隧道,位于吴忠市盐池县惠安堡镇,距离国道211约300米,是银西高铁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

洛阳国润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超高分子隧道逃生管道耐冲击性高,重量轻,拆装快速、搬运方便、环钢度高,可反复使用。10年老厂,上市企业,人财承保,无后顾之忧。国润新材根据隧道逃生管道设置规范及人体力学研发生产的隧道施工用的逃生管道获得国家技术专利并得到各个施工单位的认可,为隧道工程安全施工提供保障!专业生产公路隧道逃生管道、铁路隧道逃生管道、超高分子隧道逃生管道、聚乙烯隧道逃生管道、隧道施工逃生通道、隧道应急救援逃生通道的生产厂家,隧道逃生管道设计合理,适用性强,安全系数高,价格实惠,规格齐全,欢迎来厂考察。

洛阳国润品牌-隧道应急逃生管道:超高分子聚乙烯隧道逃生管,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材质,大体上属于聚乙烯管系列范畴,但是其性能远远超越普通的聚乙烯管,超高分子隧道应急逃生管道的平均分子量在300万左右,管道抗冲击,耐高压,脑磨损,柔韧性能好,重量轻变,抗老化,超高分子聚乙烯材质的制品在矿山,疏浚,冶炼,军事等行业应用都非常广泛,用在隧道逃生领域,主要发挥了超高分子聚乙烯管的抗冲击性能——其抗冲击性能是钢管的2倍。我公司生产的新型逃生管道规格为φ800×30mm,每节长度3米,每米重量69.7公斤(钢管每米重量210公斤)。

设置隧道应急逃生管道的必要性:

由于隧道施工工程环境封闭,隐蔽工程较多,工程质量安全隐患易发难控,部分地区和项目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不详,设计深度不足等因素,造成工程施工不安全。据统计,2009年-2013年,我国隧道施工事故33起,造成直接死亡人数161人,直接经济损失几亿元。

另外,事故发生之后救援十分困难,尤其是拱顶坍塌和关门坍塌,据不完全调查统计,,隧道出现关门坍塌约占隧道坍塌数量的35%-48%,,因此加强隧道安全质量监理,增加隧道施工事故中安全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隧道逃生管道的优越性能:

1、管道环刚度高、耐压性好、不易变形,在公路隧道施工中发生坍塌时,承压能力和抗环境破坏能力远远超过一般管道。

2、重量轻、仅为钢管重量的1/8左右,拆装和搬运方便。管道韧性好、抗冲击强度高,受到强外力冲击时瞬间变形,吸收大量冲击能量,然后迅速恢复原来形状,为公路隧道施工逃生应急救援提供了极为安全可靠的保障。

3、管道韧性好、抗冲击强度高,受到强外力冲击时瞬间变形,吸收大量冲击能量,然后迅速恢复原来形状,为公路隧道施工逃生应急救援提供了极为安全可靠的保障。

4、安装方便,一个人就能完成安装,节省资源。

5、连接件使用抱箍,十分简单方便,省时省力,简化工人劳动强度。

 

超高逃生管道应用案例:

  目前在建的大理至丽江高速公路中,率先在消防中使用了隧道逃生管道(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为隧道消防者增加了安全防护措施。请听云南台记者章婷、通讯员周凤荣的报道:在云南修公路,桥隧比例高,地质地理条件复杂,隧道消防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但是,和以往的消防相比,大丽高速公路的隧道消防者们却多了一层安全防护。工人赵师傅告诉记者:隧道逃生管道,这是个好办法,如果塌方,埋了,人就可以顺着这个管子走。超高分子聚乙烯逃生管道规格


欢迎新老客户来我公司参观考察,我们期待您的光临!

公司地址:洛阳市空港产业集聚区

    (洛阳国润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焦经理(技术咨询+厂区接待)

联系电话:13633897901  0379-65155560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