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设计绝对是惊人眼眸的“第一眼”时装,只需淡淡的一瞥,就再也忘不掉。那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色彩斑斓,设计者应该有着怎样一颗无拘无无束的自由心灵,才能把色彩与图案玩到这般有趣乖张,能让廓型这般自在轻松?这些带给人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时装,有点毕加索,也有点达利,依稀还能感受到Franco Moschino的幽默与讽刺。从她在欧洲的第一次亮相,全球的时装编辑和买手们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那是2008年的米兰,对年轻的中国姑娘杜旸来说是“人生的转折”。刚刚从伦敦中央圣马丁MA Fashion Women‘swear毕业的她, 入围了当年的ITS*7 (International Talent Support),同年被 Dazed & Confused 评为“2008年Young Fashion Talent Designer之一。之后,她的毕业系列就在Dee Poon的移动零售店Dysemevas出售。古怪精灵的创意中折射着与众不同的前卫独特,让杜旸的作品受到了很多明星造型师的喜欢,Lady Gaga、Marina and the Diamonds、Paloma Faith、郑秀文、杨千等人都曾穿着她设计的服装亮相——夸张,甚至带着疯狂的个人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但眼前的杜旸却是一身温文舒雅的气质,站在自己的作品前,与它们形成强烈的反衬对比。她的成衣几乎每件都是耗时甚多的重工之作,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产量不多”。风趣独特的图案夸张地落在她精心挑选的羊绒、真丝或多种拼接面料上。每一件设计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每副印染都是一个独立的童话,这些绘画式的服装语言就是杜旸最强烈的风格印记。不止一次地有人跟她说:“你的设计实在不像一个东方设计师的作品。”有着这样天马行空概念的人,或许应该是自小受到纽约布鲁克林或伦敦西区的艺术熏陶,但她却是一个自小习练中国国画的大连姑娘。
“我父母的很多朋友都还保存着我四五岁时为他们画的头像。”绘画于杜旸,是一种天赋本能,更是贯穿成长的灵魂。从小习画,念过美术高中,读过清华美院,杜旸接受的是最完整的中国式美术教育。直到巴黎的一次比赛旅行,圣诞的巴黎街头橱窗和卢浮宫的宏大,让当时正在读大三的杜旸意识到了自己想要的方向,那就是服装和艺术的结合。
杜旸清晰地记得自己刚到伦敦那两年的情景,没有语言基础的她,拎着自己硕大的作品集,走在伦敦的大街上。“我一到伦敦就去Vivienne Westwood实习,做很辛苦的Full-time(全职)。”在Vivienne Westwood、John Galliano等知名时装屋的实习经历贯穿着杜旸早期伦敦生活的全部,她形容那时的自己“很吃不饱”。后来进入伦敦中央圣马丁学习,如果下午有课,早上九点半,杜旸就会准时到Vivienne Westwood签到。这些辛苦付出的日日夜夜,堆砌成她的宝贵经验。但杜旸却并不认为只有自己是那么努力,因为身边的同学全都跟她一样在疯狂地付出。如同那句名言:圣马丁不是因为老师而出色,而是这些才华横溢的优秀学生。
这段学习生活给杜旸带来了完全不同以往的成长,从选择是读BA 还是MA时就已经开始。对于已经从清华美院毕业的杜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