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剪纸历经百余年不断地攀升发展,成为祖国北疆寒地黑土文化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在祖国同类艺术作品中享有盛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美术杂志》、《中国文化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海伦剪纸作品4000余件,其中被中国美术馆、民族文化宫等国家级收藏单位收藏的作品达500余件之多,有6000多件作品冲出国门,飘洋过海,先后赴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朝鲜、日本、香港、台湾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销,誉满中外。有些作品曾被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为赠品赠给了外宾和国内的英雄模范单位和个人。中央电视台常采用海伦剪纸作为装饰图案。原被视为雕虫小技的海伦剪纸登上了大雅之堂。1993年,海伦市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剪纸)”。
        80年代以后,海伦剪纸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剪纸艺术风格。在剪纸的创作内容上体现了多样化,在剪纸的艺术表现手法上,吸纳了美术工笔画、版画、汉代画像砖,敦煌壁画及蓝印花布等艺术处理效果,着力表现古朴、稚拙、浑厚、精细的艺术风格,使海伦剪纸迈上艺术创作的高峰。进入新世纪李晓霞为组成的海伦市文联创作群体,力求使剪纸突出时代主题。先后创作完成了长达十四米的《开国领袖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肖像剪纸》剪纸艺术长卷作品。被毛泽东家人邵华、毛新宇、李敏、李纳、刘思奇收藏,并在人民大会堂展出。李晓霞研究创作的14米《清明上河图》叫响剪纸艺术界。为迎庆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打造军营文化品牌,繁荣剪纸艺术创作,由海伦市文联主席赵春爽、武警海伦市中队指导员初龙共同策划,由海伦剪纸艺术家刘卫平设计,武警海伦市中队官兵刻制,装裱师李晓霞装裱的长6米、宽80厘米,以反映新中国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位领导人关心军队建设为主题的大型历史文献剪纸长卷作品《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历时两个月时间创作完成,于2009年9月1日面世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