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智荣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主营:土工布,土工膜,土工格栅,聚酯玻纤布,聚丙烯纤维网
您现在的位置: 橡塑 > 塑料管 > PVC管 > 泰安智荣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复合土工膜 防渗土工膜 土工膜厂家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全国
  • 产品品牌:智容工程材料
  • 包装规格:无
  • 产品数量:1
  • 计量单位:普通
  • 产品单价:0
  • 更新日期:2014-09-29 09:11:19
  • 有效期至:2015-09-29
  • 收藏此信息
复合土工膜 防渗土工膜 土工膜厂家 详细信息

产品介绍复合土工膜在渠道防渗工程中的应用:近年来,土工合成材料在土木工程,尤其是在防洪抢险工程中的大量应用及其成效,引起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对于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技术,国家从防渗、反滤、排水、加筋、防护等方面,提出了规范性技术要求,大大加快了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步伐。该材料在灌区渠道防渗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结合施工实践,浅谈复合土工膜的应用技术。    1、复合土工膜性能   复合土工膜(复合防渗膜)分为一布一膜和两布一膜,宽幅4-6m,重量为200—1500g/平方米,抗拉、抗撕裂、顶破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高,产品具有强度高,延伸性能较好,变形模量大,耐酸碱、抗腐蚀,耐老化,防渗性能好等特点。能满足水利、市政、建筑、交通,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防渗,隔离,补强,防裂加固等土木工程需要。由于其选用高分子材料且生产工艺中添加了防老化剂,故可在非常规温度环境中使用。常用于堤坝、排水沟渠的防渗处理,以及废料场的防污处理。   2.复合土工膜施工   复合土工膜是在薄膜的一侧或两侧贴上土工布,形成复合土工膜。其形式有一布一膜、二布一膜、两膜一布等。   土工布作为土工膜的保护层,使保护防渗层不受损坏。为减少紫外线照射,增加抗老化性能,最好采用埋入法铺设。   施工中,首先要用料径较小的砂土或粘土找平基面,然后再铺设土工膜。土工膜不要绷得太紧,两端埋入土体部分呈波纹状,最后在所铺的土工膜上用细砂或粘土铺一层10cm左右过度层。砌上20-30cm块石(或砼预制块)作防冲保护层。施工时,应尽力避免石块直接砸在土工膜上,最好是边铺膜边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复合土工膜与周边结构物连接应采用膨胀螺栓和钢板压条锚固,连接部位要涂刷乳化沥青(厚2mm)粘接,以防该处发生渗漏。   复合土工膜的接缝处理是一个关键工序,直接影响防渗效果。一般接缝方式有:①搭接:搭接宽度宜大于15cm;②热焊:宜于稍厚的土工膜基材,焊缝搭接宽度不小于5CM.(不推荐胶接,长时间水浸泡易开胶,防渗效果差.)       产品属性复合土工膜特点:  幅宽6米,目前国内最宽复合膜    抗穿刺强度高,摩擦系数大    耐老化性能好,适应环境温度范围大    优良的抗排水性能    适用于水利、化工、建筑、交通、地铁、隧道、垃圾处理场等工程   主要技术指标: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备 注 0.25~0.35 0.3~0.5    断裂强度KN/m 5 75 100 120 140 160 180    CBR顶破强力KN 11 15 19 22 25 28 30 纵横向    撕破强力KN 0.15 0.25 0.32 0.40 0.48 0.56 0.62 纵横向
其他说明复合土工膜在渠道防渗工程中的应用:近年来,土工合成材料在土木工程,尤其是在防洪抢险工程中的大量应用及其成效,引起了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对于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技术,国家从防渗、反滤、排水、加筋、防护等方面,提出了规范性技术要求,大大加快了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步伐。该材料在灌区渠道防渗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结合施工实践,浅谈复合土工膜的应用技术。    1、复合土工膜性能   复合土工膜(复合防渗膜)分为一布一膜和两布一膜,宽幅4-6m,重量为200—1500g/平方米,抗拉、抗撕裂、顶破等物理力学性能指标高,产品具有强度高,延伸性能较好,变形模量大,耐酸碱、抗腐蚀,耐老化,防渗性能好等特点。能满足水利、市政、建筑、交通,地铁、隧道、工程建设中的防渗,隔离,补强,防裂加固等土木工程需要。由于其选用高分子材料且生产工艺中添加了防老化剂,故可在非常规温度环境中使用。常用于堤坝、排水沟渠的防渗处理,以及废料场的防污处理。交易说明孙经理13012748448  13853886007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