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正邦金属表面处理剂有限公司

主营:不锈钢电解抛光液,不锈钢除油剂
您现在的位置: 化工 > 化学助剂、化学试剂 > 合成材料助剂 > 济宁正邦金属表面处理剂有限公司 > 供求信息
载入中……
[供应]铜无硝酸抛光剂 不含硝酸,无黄烟,环保安全,无毒无害
点击图片放大
  • 产品产地:济宁正邦
  • 产品品牌:固体氢氟酸
  • 包装规格:SS
  • 产品数量:10000000
  • 计量单位:千克
  • 产品单价:15元/kg
  • 更新日期:2019-04-13 16:52:04
  • 有效期至:2019-05-14
  • 收藏此信息
铜无硝酸抛光剂 不含硝酸,无黄烟,环保安全,无毒无害 详细信息

铜无硝酸抛光剂

 我公司主要以表面处理剂为中心的。生产各类材质的的表面清洗剂、抛光剂、防锈防腐蚀等....
我公司主打产品——不锈钢电解抛光液/不锈钢电解光亮剂/不锈钢电解抛光设备/其它表面清洗助剂
           专业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成熟,专家解答;15662374567




铜无硝酸抛光剂   不含硝酸,无黄烟,环保安全,无毒无害。   处理面积大,成本低廉,一公斤原液可处理50平方米以上。   超强效果,添加了国外进口缓蚀剂,氧化剂,保光剂。主要用途   本品主要用于紫铜、黄铜、青铜、白铜等各种型号的铜抛光处理。不含硝酸,属于环保型新一代产品。主要优点   1.不含硝酸,无黄烟,环保安全,无毒无害。   2.处理面积大,成本低廉,一公斤原液可处理50平方米以上。   3.超强效果,添加了国外进口缓蚀剂,氧化剂,保光剂。操作方法工艺流程:   除油——水洗——活化——水洗——化学抛光——水洗——去膜——水洗——钝化——干燥               黄铜           红铜   铜抛光剂A            5-6%(体积)       5-6%(体积)   过氧化氢(含量30%)       15–20%(体积)      20–30%(体积)   温度              25–40℃         40–45℃   pH值              1.0–2.0(最佳1.0—1.6) 1.0–2.0(最佳1.0—1.6)   抛光时间              1–8分钟             1–8分钟     往抛光槽加入所需要的自来水,然后加入过氧化氢(双氧水),再加入铜抛光剂A搅匀即可。注意事项   1.在配制过程中,若抛光剂A添加过多,酸性会降低到1.0以下,此时严禁添加碱性物质提高PH值,可直接铜抛光,抛光时间缩短即可。   2.在抛光过程中,抛光液的pH值会不断上升,当pH值高于1.60时,用铜抛光剂B将pH值调整至1.0–1.10范围内。抛光后铜或铜合金的表面光亮度不仅与抛光时间有关也与抛光液的pH值有关;当抛光液的pH值高于1.60,尤其高于1.80时,抛光后的光亮度明显降低。反之,若抛光液的pH值过低(<1.0),抛光时铜与铜合金难以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在此状态下,铜与铜合金是无法有效抛光的。因此,准确测量与控制抛光液的pH值是保证工件抛光质量的基本条件。建议采用酸度计测量。   3.在抛光过程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在不断的降低,为此在操作过程中应间歇适量补充过氧化氢以保证其浓度在操作要求的范围内,过氧化氢的浓度过低不仅影响工件的抛光速度也影响工件的抛光质量。当其浓度低于规定浓度时往往造成铜及其合金表面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在此情况下,铜与铜合金表面就得不到有效抛光。   4.在正常条件下,铜与铜合金在与抛光液接触后即可形成具有金属光泽、色泽均匀的致密黄棕色氧化膜,随着抛光时间的增加,膜色由浅变深。如发现工件入槽后1–2分钟内不形成或只局部形成氧化膜时应尽快从槽内取出工件并判断确定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   5.以下三方面是导致抛光面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的可能原因:   ⑴、由于对抛光液的pH值测量不准而导致补缸剂加入过量或不足,致使pH值低于1.0或高于2.0。   ⑵、抛光液中过氧化氢浓度过低。   ⑶、抛光温度过高(大于45℃)。   6.抛光液的更换与铜抛光剂B剂的使用寿命   随着抛光的进行,抛光液中的铜离子浓度不断提高,当其浓度超过硫酸铜溶解度时,硫酸铜便不断从抛光液中析出而沉淀于槽底。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抛光液失去正常抛光作用,此时应全部报废并更换新的抛光液。   设定铜与铜合金工件的平均抛光时间为5分钟,每升B剂的抛光面积为20—25平方米。   7.过氧化氢会灼伤皮肤,操作时应戴好橡胶手套及其它防护用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产品

浙江民营企业网 www.zj123.com 版权所有 2002-2010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