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淬火剂为浅黄色透明液体,加有防锈、防腐、润湿、杀菌等多种添加剂制成,对水有逆溶性。它克服了水冷却速度快,易使工件开裂,油品冷却速度慢,淬火效果差且易燃等缺点。
主要特点:
通过调整水溶液的浓度,可在很大范围内调整其冷却能力,可以得到近于水,或介于水油之间,以及相当于油或者更慢的冷却速度,以满足不同材料和工件的淬火要求。
无毒,无油烟,不燃烧,无火灾危险,使用安全,改善劳动环境,无环境污染。
淬硬层深,淬火硬度均匀,无软点,大大减小淬火变形和开裂的倾向,尤其适用于低、中碳钢感应及大件淬火。
对黑色金属及有色金属均无腐蚀,淬火工件光亮且有短期防锈作用,可不清洗直接回火。
不易老化,变质,使用寿命长。
带出量少,使用成本低,综合经济性好。淬火液使用及日常维护规程
淬火液使用前
a.淬火槽主要以铁焊,水泥浇制等,因淬火剂含防锈剂,所以不必涂装油漆。油漆易与淬火液发生化学反应。淬火液显碱性,淬火槽的附助设施如泵、管尽量避免使用铜、铝金属,水要用自来水和纯净水,其它腐水和污水禁用。
b. 为了较好散热以及淬火液均匀和防止PAG逆溶集中,还要防止生菌,建议安装环壁喷嘴气、液双循环搅拌系统。围绕槽的四壁设盘管,盘管上开孔,淬火时搅拌循环淬火液,流速注意不能太快,尤其是在低温区时,易变形和硬度不匀,建议每2小时循环一次,休息时用空压机打气,防止生菌。
淬火液使用中
a.浓度控制
新液利用折光仪读数乘2.5,老液配合粘度和浓度关系修正,最好利用冷却曲线测定仪测试,本公司代测。
b.温度控制
配置的淬火液最佳使用温度20-40℃,最高使用温度不宜超过55℃,绝对不能超过65℃。为了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槽液温度尽量控制在较窄范围,淬火前后温度变化不超10℃,因此要淬火液总重量是工件单重量的十倍,对于间隔时间短、连续淬火较大工件的外循环,冷却塔要考虑有。
冬天液温较低,需适度添加原液提高浓度,减低冷速。
c.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淬火后工件硬度均匀性
除以上基本控制外,生产过程中还要注意控制一些环节,脱碳、残奥太多、加热温度太高太低、淬火液浓度太高太低、液温太高太低、淬火前后温度变化大、搅拌不匀、泡沫太多、工件从出炉到入淬火液的预冷时间,入槽液的速度,装提篮的个数、位置,入槽液后的摆动次数,入槽液后位置,提出槽液的表面温度都必须有固定统一的工艺规定,这样一定能保证硬度均匀性。
3.淬火液的污染来源
淬火介质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受到污染。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污染。
a.内部污染
内部污染包括自来水的污染,生产中不均衡带出引起的污染和PAG聚合物变质产物的污染三类。
a.1自来水的污染。由于淬火剂在使用过程中按照比例添加自来水,成为淬火液。在淬火过程中,水会挥发,原来溶解于水中且不随水分挥发的物质留在淬火液中。日积月累,就造成了对淬火液的污染。但不影响冷却性能及浓度测量结果。
自来水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a.2 不均衡带出引起的污染。淬火冷却后期,工件表面温度下降到逆溶点附件(74℃),工件表面所沾的淬火剂原液(聚烷撑二醇),就会慢慢回到工作液中。回溶时间越长,工件的表面残留就越少。由于聚烷撑二醇是淬火剂的主要成份,如果带出量太多,久而久之就会引起淬火液组分失调。
解决的方法:
A延长回溶时间,让聚合物完全溶解于工作液中,当温度低于74℃时,聚合物就会溶解于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