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UN 1 ——25 型对焊机为手动偏心轮夹紧机构。其底座和下电极固定在焊机座板上,当转动手柄时,偏心轮通过夹具上板对焊件加压,上下电极间距离可通过螺钉来调节。当偏心轮松开时,弹簧使电极压力去掉。
2 、 UN 2 ——40——75——100——150 型对焊机先按焊件的形状选择钳口,如焊件为棒材,可直接用焊机配置钳口;如焊件异型,应按焊件形状定做钳口。
3 、调整钳口,使钳口两中心线对准,将两试棒放于下钳口定位槽内,观看两试棒是否对应整齐。如能对齐,焊机即可使用;如对不齐 , 应调整钳口。调整时先松开紧固螺丝(12) ,再调整调节螺杆 (14) ,并适当移动下钳口,获得最佳位置后,拧紧紧固螺丝(12)。
4 、按焊接工艺的要求,调整钳口的距离。当操纵杆在最左端时,钳口(电极)间 距应等于焊件伸出长度与挤压量之差;当操纵杆在最右端时,电极间距相当于两焊件伸出长度,再加 2——3 毫米(即焊前之原始位置),该距离调整由调节螺丝(1)获得。焊接标尺可帮助您调整参数。
5 、试焊:在试焊前为防止焊件的瞬间过热,应逐级增加调节级数。在闪光焊时须使用较高的次级空载电压。闪光焊过程中有大量熔化金属溅沫,焊工须戴深色防护眼镜。
低碳钢焊接时,最好采用闪光焊接法。在负载持续率为 20% 时,可焊最大的钢件截面参见技术数据表所示。
有色金属焊接时,应采用电阻焊接法。
(四). 钳口的夹紧动作如下:
(1)先用手柄 (6) 转动夹紧螺丝(9), 适当调节上钳口(11)的位置。
(2)把焊件分别插入左右两上下钳口间。
(3)转动手柄,使夹紧螺丝夹紧焊件。焊工必须确保焊件有足够的夹紧力,方能施焊,否则可能导致烧损机件。
焊件取出动作如下:
(1)焊接过程完成后,用手柄松开夹紧螺丝。
(2)将套钩(7)卸下,则夹紧臂受弹簧的作用而向上提起。
(3)取出焊件,拉回夹紧臂,套上套钩,进行下一轮焊接。
焊工也可按自己习惯装卡工件,但必须保证焊前工件夹紧。
(六).焊机的安装,维护安全。
(1)本焊机有四个Φ 安装孔,用螺丝固定于地面,不需要特殊地基。
(2) 焊机必须妥善接地后方可使用,以保障人身安全 。焊机使用前要用 500V 兆欧表测试焊机高压侧与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 2.5 兆欧方可通电;检修时要先切断电源方可开箱检查。工作时不允许调节插把开关。
(3) 焊机先通水后施焊 , 无水严禁工作 。冷却水应保证在 0.15——0.2MPa 进水压力下供应 5——30 ℃的工业用水。 冬季焊机工作完毕后必须用压缩空气将管路中的水吹净以免冻裂水管。
(4)焊机引线不宜过细过长,焊接时的电压降不得大于初始电压的10%,初始电压不能偏离电源电压的± 10% 。
(5)焊机操作时应戴手套、围裙和防护眼镜,以免火星飞出烫伤。滑动部分应 保持良好润滑,使用完后应清除金属溅沫。
(6)新焊机开始使用 24 小时后应将各部件螺丝紧固一次,尤其要注意铜软联和电极之间联接螺丝一定要紧固好,以保障良好接触。
(7)焊机不能受潮,以防漏电。
(8)焊机使用场地应无严重影响焊机绝缘性能的腐蚀性气体、化学性积物及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介质。
(9)焊机工作时应按照负载持续率工作,不允许超载使用。
(10)故障检查及排除:
焊机检修应在断电后进行,检修应由专业电工进行。
①按下控制按钮,焊机不工作。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
检查控制线路接线是否正常,
检查交流接触器是否正常吸合,
检查主变压器线圈是否烧坏。
②松开控制按钮或行程螺丝触动行程开关, 变压器仍然工作。
检查控制按钮,行程开关是否正常,
检查交流接触器、中间继电器衔铁是否被油污粘连不能断开,造成主变压器持续供电。
③焊接不正常,出现不应有飞溅。
检查工件是否不清洁,有油污,锈痕。
检查丝杆压紧机构是否能压紧工件。
检查电极钳口是否光洁,有无铁迹。
④下钳口(电极)调节困难。
检查电极、调整块间隙是否被飞溅物阻塞,
检查调整块,下钳口调节螺杆是否烧损,烧结,变形严重。
⑤不能正常焊接交流接触器出现异常响声。
焊接时测量交流接触器进线电压是否低于自身释放电压300V ,
检查引线是否太细太长,压降太大,
检查网络电压是否太低,不能正常工作。
检查主变压器是否有短路,造成电流太大。
根据检查出来的故障部位进行修理、换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