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化学分子式HCHO,分子量:30.03,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醇醚。在常温下是气态,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出现。其40%的水溶液称为福尔马林,此溶液沸点为19℃。故在室温时极易挥发,随着温度的上升挥发速度加快。
研究表明:甲醛具有强烈的致癌和促癌作用。大量文献记载,甲醛中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和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的危害有: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
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是装修和家具的主要污染物。其释放期长达3—15年,遇热遇潮就会从材料深层挥发出来,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对老人、小孩和孕妇危害最大。
清洁空调讲究多
闲置已久的空调机潜伏着大量尘螨、细菌,使用不洁空调会增加易感人群(如抵抗力较差的儿童、老人以及呼吸道疾病患者等)的染病风险。所以,入夏首次开启空调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包括清洗过滤网和消毒散热片。
散热片作为空调冷热交换的核心部件,除积聚肉眼可见的污垢灰尘外,在冷凝水作用下还易滋生大量细菌和螨虫。根据中国疾控中心、上海疾控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对上海、北京、深圳家用空调的调研发现:88%的空调散热片细菌总数超标,84%的空调散热片霉菌总数超标。此外,散热片上还检测出大量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芽孢杆菌。螨虫、病菌通过空调吹出,散布在门窗密闭的居室,容易引起头晕、过敏性鼻炎、哮喘、皮肤过敏等多种空调病。约有六七成的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会因为螨虫而诱发。
疾控专家提醒人们养成正确的空调清洁习惯,除了夏季首次开机前要彻底清洁外,在使用过程中每1-2个月要清洁一次散热片。家有鼻炎、哮喘患者的,应一两周就清洗一下空调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