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阳能光伏网讯 经历了多年亏损后,部分国内光伏企业开始扭亏为盈。对此,有专家表示,国内光伏企业还应通过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的方式扩大内需。
 
无需燃油、每天晒晒太阳就能奔跑的太阳能汽车;在阳光下可以充当手机充电器的太阳能眼镜;利用太阳能光伏组件,居民可以在自家楼顶建设家庭光伏电站……伴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的应用范围已经遍及各行各业,并不断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回升,国内部分光伏企业正逐渐恢复盈利,光伏产业再次见到“曙光”。
 
有业内专家表示,国内光伏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光伏产品成本的不断降低是此次光伏产业“回暖”的原因之一,国内光伏企业应该采取“以毒攻毒”的方式,通过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提高国内市场需求,以解决光伏产能过剩的问题。与此同时,国内光伏企业还应该增强光伏产品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光伏产品的性价比。也有专家提醒在国内大规模建设光伏电站也有可能造成新的“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