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是印刷过程中用于形成图文信息的物质,因此油墨在印刷中作用非同小可,它直接决定印刷品上图像的阶调、色彩、清晰度等。在印刷中我们需要了解油墨的组成和油墨的分类。 
油墨应具有鲜艳的颜色、良好的印刷适应性,合适的干燥速度。此外,还应具有一定的耐溶剂、酸、碱、水、光、热等方面的应用指标。随着印刷、纸张以及其它要求等越来越高,对油墨要求的技术条件也有所提高。如近代的高速多色印刷机和各色轮转印刷机,要求油墨以几秒钟甚至更快的速度干燥。玻璃咭和金、银咭、铜版纸要求有亮光的油墨。印塑料薄膜,要求与塑料膜结合良好;或最大限度地与塑料膜粘合附着在一起的油墨。印特种印刷品,要求使用光敏油墨等等。 
粘度:是阻止流体物质流动的一种性质,是流体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产生阻碍其分子间相对运动能力的量度,即流体流动的阻力。油墨的粘度与印刷过程中油墨的转移、纸张的性质及结构有重要的关系,油墨的粘度过大,印刷过程中油墨的转移不易均匀,并发生对纸张拉毛的现象,使得版面发花;粘度过小,油墨容易乳化、起脏,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在印刷过程中对油墨粘度大小的要求,取决于印刷机的印刷速度、纸张结构上的公软件程度、周围环境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等因素。 
油墨的干燥:油墨的干燥是指油墨附着在印刷品上形成印迹后,从液体或糊状变成固体的皮膜的过程,这种过程是由油墨中的边接料从液体或糊状体转变为固体而完成的。因为各种油墨使用的连接料及其配方比例都是不相同的,所以油墨的干燥过程也不相同。油墨从印版转移到印品表面后,油墨中的连接料一部分产生渗透,同时连接料中的溶剂也开始挥发,有的连接料开始产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反应,从而使承印物表面的印迹墨层逐渐地增加其粘度及硬度,最终形成固体的膜层。通常凸版印刷油墨以渗透性干燥为主,平版胶印油墨以氧化结膜干燥为主,凹版印刷用油墨因为采用挥发性较强的溶液剂为连接料,所以是以挥发性干燥为主。  
金墨中的颜料是金粉,它实际上是由铜、锌合金制成的粉末,金粉中的锌的含量一般在8%~30%左右,其中,含锌率在8%~12%之间的金墨颜色偏红,习惯上称为红金,含锌率在20%~30%之间的金墨颜色则偏青,一般称为青金,介于红金和青金之间的称为青红金。在凹版印刷中,调配金墨一般采用的是800目的金粉,且金粉颗粒的表面大都包裹有表面活性剂,能够跟树脂连结料很好地结合。银粉实际上就是铝粉,是由65%的片状铝粉与35%的挥发性碳氢类溶剂组成。铝粉颜料的比重较小,易于在液体中漂浮。凹印银墨中所采用的就是在连结料中具有漂浮能力的漂浮性银粉。银墨一般采用400~1000目的银粉,如果在大面积区域上印刷银墨的话,可以采用较低目数的银粉。比如400目的银粉来调制银墨,印刷后具有较高的金属光泽。 
水性油墨与溶剂型油墨相比,其环保性能更进了一步。它不仅不含芳香烃溶剂,而且VOC也大大减少了,但依然无法做到零含量,仍含有少量醇、醚,甚至有机胺类。它对环境影响较小,主要是污染车间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