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里的经济学原理 1.有比tall更小杯的咖啡 通常我们在星巴克看到的杯型只有中杯(tall)、大杯(grande)、超大杯(venti)。实际上,还存在一种小杯,即short杯,容量为8盎司(227ml),又称为儿童杯。一位星巴克店员说:“每家门店里都有这种杯型,也知道如何配置小杯咖啡,只不过它没出现在菜单上,一般不售卖,需要顾客自己提出来。”从成本与运营角度看,小杯比中杯便宜3元,但同样也是含有一份浓缩咖啡,中杯利润明显高一些。 2.星享卡的目的是招揽更多顾客 星巴克的星享卡可不同于优惠卡,它的重点在“享”字。购卡后,它会赠送三张买一赠一的亲友邀请劵,升级为玉星级会员后,还会有买三赠一的咖啡邀请券,乍看很实惠,但真的消费起来却发现不是那么容易用到,没有多少人会一口气买三杯咖啡。某店员说:“这是希望你带亲戚朋友来星巴克。”让星巴克成为交媒介是它们诸多营销的核心目的。可矛盾在于,现在的星巴克门店总是坐满的,店员们又很盼望你统统打包带走。 3.它不允许“慢工出细活” 在星巴克的标准规范里,做一杯咖啡必须是很快的。如果你看到店员飞快地做出一杯咖啡给你,不用理解为他在敷衍,相反应该是技术成熟的表现。一位店员说,制作一份浓缩咖啡的时间一定要在18秒至23秒之间,否则就倒掉重新做,做出来后10秒之内未能与牛奶、糖浆混合,咖啡也要报废。做一杯花式咖啡大概需要30至40秒。 如果是滴滤咖啡,可能还会更快一点。因为滴滤咖啡有1小时的保鲜期,做好后的1小时之内,口感都一样。 4.马克杯不见了?它们拿去赚钱了 即便是在店里喝咖啡,现在如果你不要求用马克杯,店员都会默认给你一次性纸杯。这看起来很不环保,店员们会解释为在为你考虑,“比如许多购物中心和机场店,人流量很大,80%至90%的顾客都需要外带。”但你也可以理解成他们在节省洗杯子的时间和人力。 更重要的是,纪念杯是现在星巴克的另一盈利源,马克杯们都转而摆在了货架上,星巴克还会定期推出主题杯、城市杯来鼓励你把它们买回家。“用星巴克的自带杯还有2元折扣。” 5.只有“本周咖啡”会更换咖啡豆 虽然星巴克出售许多种类的咖啡豆,但你在店里喝到的意式饮品用的永远是同一款——星巴克使用固定的几种咖啡豆自己配置的“浓缩烘焙咖啡豆”。只有“新鲜调制咖啡”(brewed coffee),各门店每周都会换一款咖啡豆来制作,因此也叫做“本周咖啡” 不过“本周咖啡”是滴滤咖啡,而且咖啡豆是提前一天磨好的,所以它的价格更便宜。 6.食品是它们的软肋 自从2011年更换Logo之后,星巴克去掉了“STARBUCKS COFFEE”字样,正式向多渠道、多元化产品策略转型。在中国地区推出中式茶饮料以及加强星巴克食品方面的营销都是这种变化的体现。但暂时,食品依然是星巴克的软肋。 主要的问题在于它们无法现场制作,所有食品都是公司统一配送的,连店员自己都无法获知其确切制作时间和原料的新鲜程度。最近星巴克宣传在许多门店引进了价值5万元的烤箱,能在20秒内完成加热。注意,它只是用来加热的。 为什么香飘飘奶茶2006年销售额4.8亿元,2008年接近10亿元,2012年突破24亿元? 为什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巴比馒头年营业额可以做到10个亿? 为什么久久丫可以做到一年卖3个亿的鸭脖子? 为什么中国四川成都机场150辆大巴车免费乘,但盈利却上亿? 陈安之国际训练机构 QQ:13140862 成功热线:18675277472(微信号)欧阳老师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6033号金运世纪大厦26楼B成功新天地控股集团